导读:近日,小编发现很多农友反应一个问题:农村新生儿和新嫁过去的媳妇儿,都没有分到土地。一家好几口人,只有一丁点责任田。而有的家里老人去世,或者女儿出嫁,地却照种。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今天小编就带您捋一捋。 为何有农村户口却没有土地 
农村户口没有地的原因多不胜数,可以说千奇百怪。但主要表现有两方面: 1、土地调整 全国第一次分田到户是在1980年,第二次土地调整是在1990年,暂时还没有进行第三次调整,第三次的土地调整是定于2040年,在1990年以后出生和外地迁入户口的,没有土地份额。有些地方完成土地承包调整工作可能会延迟几年的时间,比如某地在1995至1996年基本上完成了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工作,那么1996年后的就没有土地份额了。 2、户口迁移 户口的迁入迁出造成的影响,比如因嫁娶、求学、外出、死亡等因素都会出现没有宅基地和土地的问题。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政策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承包期内,不因家庭成员中的某个人死亡而收回该人口的承包地,也不因家庭新增成员而增加承包地,出嫁女在新居住地没有取得承包地的,原承包地保留。 为何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持30年不变 国家制定这个政策的初衷是保持农村的相对稳定。让农民安心种好地。避免短期行为,鼓励农民在土地上进行投入,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土地级差收入。让村干部少拿土地做文章。从实践中看,一旦“小调整”的适法性被突破,村集体打着“乡规民约”的幌子侵害农民承包经营权的现象恐怕会频繁发生。 
所谓的30年不动,不是绝对的不动,只是不大动。人有生老病死,30年内会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只能做一些局部小范围的调整。而且要本着自愿、和谐的原则。即使是小范围的调整,也不可能做到有变化就马上动。只能在变化很大时才可调整。全面调整每三十年一次。 怎样能得到地? 如果你是农村户口,又没有土地,但符合这三个条件,你就可以去申请土地: (1)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预留的机动地 (2)通过依法开垦等方式增加的土地 (3)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土地

其实,即使你是农村户口,但并没有规定就一定要有土地,如果你所在的村里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了,那自然也就无法分给你的。只有等到村里重新调整承包地时,可以要求分得承包地。 微信搜索关注“农管家官微”,第一时间了解更多更全农业信息(读政策、找贷款、买农资、学农技、买卖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