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已到初四,为了不让大家感觉年越来越远,小编整理了农村过年流程,再让大家回味一下年味,依然其乐融融哦。 
首先,以前我们农村人平时家里一般都会养猪,因此,过年杀猪是重头戏,远亲近邻叫上帮忙,猪肉一般是留一些吃,剩下的卖掉,当然来帮忙的亲戚们也不能空着手回去,多少走的时候给带点肉。 
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做“伴餐”,这是个全家行动,一般是妈妈奶奶做油角仔、炸煎堆,小孩就在一边帮忙,爸爸和爷爷就负责烧火和往出捞了。 
▲炸煎堆 
▲炸油角 到了腊月二十三日,户户烧香烛祭送灶神,俗称“送灶君上天”。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卦”后,人们不再上山、下地劳动,而专门操办过年的事情了。 
接着一连几天,家家户户都忙着蒸酒(酿酒)、煎科(肉)丸等。 
到年二十九、年三十,家家贴春联,贴门神。年三十晚为统一祭祖时间,家家户户挑着竹装的三牲、斋果、酒、菜等,到祠堂祭祖。 


▲祭祖公 年三十这天一家老小要穿着新衣服,村子里锣鼓喧天,鞭炮放得特别多。晚上一家人团坐一桌吃“年夜饭”,饭后大人还要给小孩子发“扎年钱”。晚上,点香烛接灶神。燃灯不熄,叫做“点年灯”。全家“守岁”,围坐聊天,共叙天伦。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年初一”。这天黎明前,家家户户鸣爆竹开大门(城镇居民,一般在是日零时燃爆竹“开门”)。男女老少争相早起,人人穿戴一新,晚辈向长辈拜年。人们互相串门道贺,见面互说吉利话。 

年初二,是外(娘)家、探亲访友的一天。家家热情待客,处处谈笑风生,说不尽新年快乐。初一、初二这两天忌掸尘扫地、倒垃圾,正月初三日,家家大搞卫生,清扫垃圾,名叫“送穷日”。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 过正月半那天像过年一样,以三牲敬神祭祖,人来客往,吃丰盛的菜饭。 
▲“舞香火龙” 
▲“上灯” 社会发展,许多过年的讲究也不讲究了,年味也就不重了,不过,过年嘛,也就图个团团圆圆,陪陪父母,见见老朋友。假期还有两天,还是要珍惜的哦! 更多更好玩新年信息,关注农管家官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