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芒果小散户:不怕管理芒果,就怕销售芒果
2016-03-12   来源:徐州农批网  作者:明日挤得下   字体:【 】  浏览:47次   评论:0

文 | 农民哥

3月10日,农民哥来到三亚市海棠区洪李村王录生果地,了解小散户芒果种植的现状。

王叔今年60来岁,拥有320株芒果树。他的真正职业是教师,今年10月将退休,果地以家人管理为主,他是技术指导,及周末参与劳动。

管理芒果二十多年了,在卖果上,他觉得满意的就两年,一年是每斤3元多,一年还达到6元,这两年都赚了钱。其余年份,不是保本就是亏本。

同期,附近类似于王叔这样的小果地,也是因为赚不到钱,大部分承包给更专业的果农种植。

王叔的芒果

今年春节前持续下雨,王叔的芒果,也有些花头、红点。来了三个代办,一个出价2元,但王叔觉得要2.2元,没成交。过一周,来了另一个代办,只出价1.6元,与前一个对比,更低了,没有卖。再过一周,又来一个代办,价格出得还低,仅有1.2,又没成交。

王叔说,这几个代办与果商是串通好。前一个来的是小弟,第二个来的是大哥,第三个来的是小舅仔。他们总是这样对付小果农。而他,外面又没有认识熟悉的收购商,只能坐在家里等老板来,所以,每年卖果都觉得窝火。他不怕种植,管的芒果也还可以,但就是怕卖果,每年都被这些串通好的老板搞得晕头转向,卖不了钱。

还有,前些年树势好,应虫害简单,摘几万斤果才28斤废果,而现在树体老弱病残,病虫害更难应付,摘果时,老板越来越苛刻,很多芒果被认为不合标准,损耗越来越大了。

王叔觉得,政府应该有个收购公司,如果老板出不了价格,他可以把芒果拉到芒果市场由政府来收购。农民哥告诉王叔,现在是市场经济,价格由市场决定,政府主要是宏观调控,在政策上支持,直接参与市场,已经不适合市场化的发展,也不能解决市场的根本问题。

王叔的芒果销售难题,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上相对薄弱,成本上没有优势,卖果时信息不能有效传播,规模过小没有价格的主动权。这就是小散户逐渐消失,转向更适合市场需要的中小户的原因。

目前,基本的小户是在1000-5000株为宜,如果能有长期合同,就会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树体得到充分养护,可以管出最好品质的芒果。这种规模的果地,芒果销售价往往是最好的。对于10000株以上的大基地,虽然存在着规模化的优势,但也有缺陷,管出的芒果品质与小基地相比,会差1-2个等级。

海南芒果产区,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光照时间长,反季节芒果在国内芒果市场具有绝对的优势。在未来,尽管存在国外水果,特别是国外芒果进入中国的激烈竞争,只要继续保证芒果的质量,在拓宽销售渠道上下力,海南芒果是会有理想的市场价格。

农民哥将会继续在芒果信息、技术上为果农提供更多帮忙,也在市场分析、产业发展上为果农提供参考。对于小散户,农民哥建议他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工具,了解芒果信息、芒果行情,一方面能够获取种植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发布销售信息,避免出现王叔这样的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不能让每一年辛辛苦苦管理出来的芒果卖个好价格。

王叔的芒果

如果像王叔那样迫切希望政府能为果农做些什么,我觉得,加强网络基础建设,普及网络应用,这是当前果地急需解决的问题。果园的信息化越强,果农的种植也轻松,销售也越容易。

现在有许多年轻的果农,如果芒果的出园行情不理想,他们就直接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销售,甚至有的在淘宝上开店,摆脱了传统渠道的约束,也为自己积累了许多经验。

从产业的发展来说,将小果地承包,让种植规模更集中,这是趋势。管了二十多年芒果的王叔把果地也承包出去了,也正是这种趋势下的必然。

欢迎转发,但禁止转载与商业使用,违者每篇每次使用费1万元。
农民哥芒果种植-微信公众号:nomge02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Tags:管理芒 责任编辑:明日挤得下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为什么我们完全可以在“芒果产业.. [下一篇]芒果包树者将何去何从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