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农民哥 近日持续下雨,芒果的品质受到影响,再加上芒果订购不理想,给海南产区的芒果种植户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于对接下来一两年的芒果产业持悲观的态度。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承包与购买果地的行情也非常低迷,受果农及树东委托,农民哥发布了一些果树承包与果地销售的信息,若是在往年,许多种植户会竞相去了解情况,并抢在他人之前承包,但今年,有意向者寥寥无几。这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受芒果销售行情低迷的影响,对行业的发展不看好;二整个产业群体手头持有的现金量少。 从目前情况分析,今年芒果树的承包金、果地出售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或者会出现小幅下跌。一些产量低、树体差、病虫害多的果树,有可能是承包不出去,也可能有较大幅度的价格下滑。 但市场是很难估计,如果明年行情走好,又会恢复上涨。如果明年继续走弱,那么承包金、果树出售价都会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一个行业,不可能一路高歌,也不可能走投无路,起起伏伏是很正常的,希望大家能够客观看待。 现在不管是芒果种植、还是芒果衍生出来的产业,大家都是作为职业来看待,既然是职业化,我们就要有坚持不懈,努力去完善与守候的责任与义务。对于许多果农朋友来说,这是不可能放弃的职业,这么多年芒果种植,离开这个行业,我们反而成为这个社会的陌生人。所以,我们要适当的调整,比如规模调整,管理方式调整,保存自己的实力,继续上路,当走过一个行业的低谷,不远处就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待我们的又将是春暖花开的时刻。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农民哥电话采访过大头兵、吴良江等几位芒果代办,他们也都表达了对于当前行情低迷的不同的观点,今天,农民哥主要还是谈谈今年芒果价格低迷的几个原因,以供大家参考,至于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在农民哥之前的文章都多次谈过,本文就不再重复。 
1、芒果品质下降 这个问题,大家是没有任何异议,原因我也不用多说了。记得,在白没有降临的时候,我们的台农个头在0.8-1.5两。大家应该还记得,当时芒果订购合同里经常有注明要0.8两以上的芒果。那些年,有许多果农的台农只有啤酒瓶口那么大,也照样有价格,那些年,催熟后小台是香甜可口,一口气吃完十几个还意犹未尽。 如今,那些个小、皮薄、香甜的芒果已经成为往事了。种西瓜不吃西瓜,种白菜不吃白菜,我们种芒果也不想吃芒果,这就是原因所在。 前几天,陵水有个朋友给农民哥一个树上熟的芒果,品尝后,感觉甜度非常低,这除了用白,还有就是早果的原因。早果相对来说挂树时间短,上糖量也低,品质打了折扣。 不仅仅是芒果的问题,是整个农产品,甚至于是整个食品链的通病,种植者全都痴迷于产品外表的高大尚,而不断地损害品质。难道大家一起自暴自弃吗?事实上,我们可以不用白粉,通过科学的方式把芒果的个头管理到1.5-2.5两之间,这样的芒果也会有非常好的价格。芒果口感、品质的下降,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走向反面的市场,终究会得到修正,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我们也要重新定位芒果品质的管理,等消费者掉头,消费观念改变后,我们再转身,至少慢了半拍。 目前,已经有电商与果地合作,其中最重要的要求就是重口感轻个头与表皮,更是公开要求禁白。这也会是一种消费观念的传播方式,更多的电商对这种方式追求品质,也会带动更多的消费者了解真相。当然这是好事,避免芒果种植再入误区而万劫不复。 只是对于当前市场行情来说,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的芒果品质已经影响了销量、拉低了行情。 
2、采摘嫩果 嫩果对品质造成的两个重大影响:一是口感差,二是烂果。 早果含糖低,口感差,前面说过了,消费者买一次,买两次,恐怕买第三次就是明年后年的事了。消费者对芒果如果持负面的看法,芒果的销量不仅仅是现在受影响,在今后很长时间,芒果都会受到消费者的冷落。这对于芒果行业来说,是雪上加霜,并且影响深远。 我们的芒果进入全国各大市场后,到了摊贩手上,他们拉回去打开,发现许多芒果烂掉,造成他们的亏本。如果是一次亏本,他们或许还会尝试第二次,如果第二次仍然烂果,他们还会继续做芒果买卖的生意吗? 芒果市场销量的放大,是要靠这些摊贩,他们把芒果摆上了货架,他们走街串巷吆喝着销售,他们过得也不容易。如果我们的芒果给他们带来的不是赢利,而是血本无归,我想他们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芒果的品质的检查会更加严格,更有可能放弃芒果的买卖。那么,芒果就算运到全国各大市场,最后也只是烂在市场,或是放血价直接送给人家了。 市场是很残酷,残酷也是有原因,根源仍然在我们身上。 现在,不但台农采摘嫩果出现烂果,连金煌也出现内烂。 1月9日,有消费者向国际旅游岛商报反映,她在三亚购买了一箱芒果寄回家后全部烂完。她买的是金煌芒果,内烂后完全不能信用。后来三亚多部门介入此事,该消费者得到赔偿,但公众对于海南芒果又多了一分负面看法。 采摘嫩果损人利已,这应该引起整个芒果行业的关注,不管是果商、果农、代办,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健康行业着想,而不是一己私利而后患无穷。 
3、市场销量萎缩 抛开品质原因,市场销售萎缩是个大环境影响,不仅仅是芒果,其他水果也出现量价齐跌,苹果的出园价已跌至几毛,农产品的寒冬让芒果也未能幸免。 除此,天气原因也影响了芒果的销量。近日在大陆,下雪的下雪,下雨的下雨,温度低、出行不便,食用水果意愿降低,这些外部原因造成了消费者减少购买芒果。这个原因历年都有,但在今年显得过于沉重,让果农们内心拔凉拔凉。 这里面涉及到的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供求的问题。 今年没有台风,也没有其它自然灾害,芒果产量高。近年追求早果行情,各家各户都或多或少有年前果,造成芒果扎堆上市。前期,果商抢年前行情,订了大量的芒果,但随着市场寒流的出现,只能慢慢地随着市场的走量而小量采摘。这边果商订购的果还挂在树上,那边果农手上急着上市的果也自然被凉在一边。 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一级果,果商更是没有欲望。另据市场消息,今年因为采摘嫩果、出现烂果,果商赚少亏多,这也就让收购队伍如履薄冰,慎之又慎。在这种情况下,二、三级果就出现滞销,再加上近日海南芒果产区下雨,芒果露水斑不断产生,果面干净度也下降,果农更是焦虑,就会有人按捺不住而甩价。 除以上主要的三个原因,另据观察,芒果采摘包装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及石灰纸质量问题,也会造成芒果炭疽病,这也影响了水果零销售商的意愿,影响了芒果总销量。还有,目前来看,多次泡果的金煌,内烂的概率很高,也要引起重视。 
畸形果 今晚,农民哥还听一个在工商局工作的朋友说,在长田,果农与果商因为芒果采摘后催不黄出现纠纷。这种情况都会造成果商的恐慌心理,对于芒果的订购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在芒果上核后一定不要再用白了,把芒果管好,让果商放心,这是我们种植者基本的职责,毕竟我们芒果生产出来是要到市场销售,既然如此,就要能够正常上市,能够被消费者认可。 市场有其客观性、主观性与规律性,客观因素是大环境,我们难以驾驭,只能顺应趋势合理种植,通过对趋势的判断来控制种植的风险;主观性是我们种植管理的方法方式对市场的影响,这是需要我们去实践,并顺应于市场的方向,提前做出各种应对措施,特别是芒果品质的提升,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努力,没有推诿的理由,没有拒绝的成本;但规律性的掌握,也往往因为的对信息统计不够确切而出现失误。 尽管人心不齐,赢利的追求还是必须顺应于市场的规则,所以事物的发展,总是有着抛物线一样的谷底与峰巅,二者总是交替出现,运行出一个起起落落的轨道。走在这个行业上,必然要踩到谷底,也有机会触及峰巅,不要气馁,最绝望的时候,希望也就在不远处了。 目前,有大型超市来到海南大批量采购芒果,这对行情的逆转也将有一定的帮助。
农民哥微信公众号 ?农民哥芒果种植:nomge02 ?农民哥谈三农:nomge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