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中国农业的未来之路(一):大数据时代
2016-05-02   来源:广州农批网  作者:噩梦之王   字体:【 】  浏览:48次   评论:0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作为各行各业的基础,应该是最需要信息数据的行业,然而事实却大相劲庭。

众所周知,农业是需要时间辛苦耕耘的产业,而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的缺点,一旦农业因为市场调节的弊端导致产能过剩,想要挽回为时已晚。而辛苦了一年的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就只能贱卖,有时甚至连去年辛苦赚的钱都要赔进去,所以很多农民在受到这样的挫折之后会选择放弃种地而去进城务工。这样可以比较稳定的赚钱,但是我们的农村却越来越荒凉了。

要想发展好我们的农业,必须立足国内市场,让数据引导我们农民种什么,种多少。这不仅是指导了农产品的发展方向还有利于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就比如以色列的奶牛业,完全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监控,从奶牛出生第一次接受免疫接种之后就开始有了自己全国唯一的注册登记号码。每头牛都有计步器,通过记录运动情况来了解牛的发情及健康状况,并录入计算机进行系统分析,这对奶业的监督、指导、评价、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这些数据还会通过网络实现共享。我们喝的牛奶是在哪里怎样生产出来的就一目了然了。以色列的每头奶牛产奶量达40L/天,就是通过运用一系列先进技术与管理,使得以色列的农业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的山东寿光从2014年开始就形成蔬菜价格指数体系的方式,为全国蔬菜的生产提供价格风向标。寿光的蔬菜价格指数选择了寿光市境内交易规模大、有代表性,能体现寿光蔬菜特色的30个蔬菜价格采集点,由专人负责,对20多种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蔬菜品种进行指数监测,直观反映监测品种的日、周、月、季能变化,为全国蔬菜产业建立了一个预警平台和化解风险的平台。

其实做农业的我们往往会思考,为什么中国的果蔬在世界市场上那么不受欢迎,而且产能过剩了就只能贱卖,而不能卖到外地,让农民多少赚点本钱?

这其中就涉及到配到设施及产业的发展问题。我们国家农业散户还是靠比较原始的个体化收购为主,农产品保鲜及物流运输都不到位,往往消耗过大。导致本来可以运送到全国各地销售的农产品失去价值。

基于此,配套产业及技术必须发展起来。让国内农产品在发生滞销的时候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卖到各地或者进行及时保鲜,以减少农民损失。而要发展保鲜技术必须要农民组成类似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利用国家支持政策减少前期投入压力。

以色列的开国总统威茨曼曾经描述犹太名族时说过:“只要给我们一碗水,一颗种子,这个名族就能生存!”相信有一天我们中华民族也会成为这样的民族!

欢迎关注爱农帮

Tags:国农业 时代 责任编辑:噩梦之王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今年的国家合作社示范社申请开始.. [下一篇]传说中供不应求的菜中贵族,你见..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