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农民和工人是两个令人骄傲的职业,如今这两个词的含义却变得有些含糊不清,而它们结合的产物“农民工”更是无情的被蒙上一层“歧视”的灰尘。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农民工”这一群体应运而生。他们生于乡村,却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毫无保留地了奉献给了城市。在他们的辛勤劳动下,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马路沟通四方……人们在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时,却对这些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劳动者嗤之以鼻。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农民工上地铁被人嫌弃、被公交车司机拒载、被图书馆拒之门外……等令人心寒的事件见诸报端。 
从小书上就告诉我们——劳动最光荣、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可是为什么医生、律师、教师、公务员收到人们的尊敬,被称为白衣天使、正义的守护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民的公仆,农民工就只能遭到人们的白眼和嫌弃?不仅仅是路人的眼光,农民工在薪酬、医疗、社保等享有权利方面也常常受到不公正待遇,工资被拖欠更是家常便饭。 
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国家要做好领头羊,发挥表率作用,对农民工问题予以重视,在制度和立法方面给农民工维权提供硬性保障,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这一点国家已经切实采取了有力措施,不仅颁布《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名单中农民工的身影也越来越多,此外重庆市还专门设立有“农民工日”,以感谢他们为城市发展做出的贡献。 

其次,农民工也有从自身做起,主动改善自身形象。在网上看到一个农民工的回答,在说到国家的努力和社会的宽容度后,他同时也提到作为一个农民工要“增加你的技能,不要让人觉得我们农民工就是没有头脑没有知识只会做粗活的奴隶。学法律,时该懂得维护自身权益,不管值不值得,文明需要过渡,也需要代价,你的付出会让这个社会的其他相同的命运的人得到好处的,也包括你的子女。”一般人们在提到农民工问题时,都是指责路人的不对,很少有人会想到农民工自身应作如何改变。作为一个农民工,他能有如此认识,很令人钦佩。 
当然,最后还需要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树立包容开放的态度,要接纳不同,并且心怀感恩,正是这些其貌不扬的农民工维持着这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你现在生活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