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云天化发布的2016年半年报显示,由于受农产品价格下跌及供求关系的影响,化肥出口量减少,同时国内化肥产能过剩,销售量和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也下降,导致公司销售毛利同比大幅下降。2016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公司净亏损9.78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3430.72万元。2016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60.3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36.93%。 云天化作为亚洲的化肥大佬,每年的化肥总产能在1000万吨左右,其中高浓度磷复肥产能800万吨/年,产能规模全国第一、全球第二;聚甲醛产能9万吨/年,产能规模全国第一、全球第五;磷矿石原矿生产能力1300万吨/年,采选规模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在云南,云天化的市场份额占到50%左右。

一面是粮食价格的长期低位徘徊,波澜不惊,农民种地比较效益低下;另一面是化肥等农资库存积压,卖不出去,难道说由于农产品价格低,农民不愿种地,导致化肥等农资无法销售的恶性循环已经到来了吗? 答案当然不是。虽然说近来农产品价格低,农民种地积极性不够是导致化肥销售量下降的一个因素之一。但是,化肥行业整体出现疲软,却绝对不是因为需求减少,其主要原因是产能过剩。 根据新洋丰2014年年报显示,2013和2014年,公司连续两年存货占总资产比例超过20%。另外,新洋丰2014年磷复肥存货急剧增加,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4.02%。在化肥大佬史丹利、云天化的2014年年报中,库存增幅更是达到了52.71%和103.67%。与化肥高位库存相对的是化肥使用量近几年来没有出现上升,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局长李殿平表示,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对化肥的需求量保持稳定,很难消化过剩的化肥产能。

从未来来看,因为农业部启动了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预计到2020年,在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我国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和农药使用总量将实现零增长。那么可以预见,化肥的需求量也将会处在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因此化肥生产企业也同玉米一样存在“去库存”的压力。 化肥的过剩与长期以来农民盲目过量施用化肥,给生产企业以化肥需求量大的虚假信号以及部分生产企业盲目扩大产能有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与玉米的去库存一样,需要时日,需要功夫,需要智慧。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