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许多人都不会陌生,毕竟华西村的乌托邦生活,让许多城里人都分外眼红。而正因为有华西村,这种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让许多城里人对农村产生了一种农村人个个都是土财主,开汽车,住别墅,财大气粗的感觉。 
但是事实上,真的全国农村全都能达到华西村的生活水平吗?毕竟西村的生活水平,有些大城市都比不上。 
另一方面,关于城里人和农村人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过。“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这种说法是我们最经常见到的。城里人抱怨的最多就是“农民黑心,菜价越来越贵”“农村人素质太低,没文化”“政府对农村补贴那么多,却不管城里人。”再加上,有些城里人自带优越感等原因,造成了城市容不下农村人,农民工成了城市的“边缘人”。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很多城里人看到的农村,都是成功脱贫致富的新农村。小编不否认,正是由于国家对农村的关注,发布了一系列改革优惠扶贫政策,才让许多农村都成功脱贫。但是难道全国农村都成功脱贫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然而城里人通过媒体渠道看到的,更多都是新农村建设带给了农村多大的变化,农村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生活环境 城里人所看到农村,不是三层独幢小别墅,至少也是二层小楼,有些还自带后院,可以种花草,养养鱼,下午没事坐在后院晒晒太阳。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闲生活,居住环境甚至比城市还要好。 
但事实上,全国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有近7000万户农民的住房需要改善,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6%的行政村还没有通公路,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6%的村子还没有电话。 
农民福利多 1)种地补贴 为了让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过,国家出了各种帮扶政策,种地补贴就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而推出的一个惠民政策,为了让农民提高种地热情,也为了提高种地效益。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些城里人认为国家只专门扶持农村,却忘了城里的“高房价”,“高消费”,“低工资”。 
但是事实上,种地补贴的前提,是你要有地。对于一些有地的农村人来说,是件好事。但是却有那么一部分的农村人连块地都没有,自家的地被当地村官变相征收,想要个补偿跟征收费用,却一分钱都拿不到;想要把自家的地要回来,村里也不给。 
2)医疗保险 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为了使广大农民享受到看病的实惠,于是推出了农村医疗保险。 
但是,农村医保真的让每个农村人体验到了实惠感吗?许多农民依旧看不起病。据卫生部估计,全国农村人口中40%到60%,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一些贫困地区,尤其是西部,60%到80%的患病农民死在家中。 
3)义务教育 为了让每个农村孩子上的起学,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免除学费的基础上,农村学生的书本费、杂费等费用也将全部由国家负担。另外也有希望小学,助学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希望能让每个农村孩子都可以背起书包,走进学校。 
但是,现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上大学的费用也越来越高。虽然大学内也可以领取助学金,但是现在出现了很多明明家庭条件并不差,却竟然假开证明,说自家是贫困户,来骗取助学金。这就苦了那群真的家庭困难的农村孩子。面对着就业难、高额费用、以及高考,许多的农村孩子高中读完就去打工了。甚至有些家庭穷的真的揭不开锅,那些孩子就会自己放弃学业,小小年纪就离开家,进城打工。 
城里高物价,农民偷着“笑” 在菜价飞涨的时候,许多城里人抱怨价格太贵,直呼吃不起!10块钱就只能买三根葱。曾经的“蒜你狠”,“姜你军”,似乎又要卷土重来。而这股怨气,许多城里人全都发在了农民身上,认为菜价水涨船高,有一大部分就是农民的原因。 
但虽然菜价水涨船高,农民却逃不过蔬菜瓜果滞销的命运,就算蔬菜卖出去了,价格也是低的可怜。如果市场上的白菜是一块钱一斤,那农民卖出去的价格就是一毛钱一斤大贱卖。 
最后演变成了,能卖出去就卖,就算亏本,要自己倒贴也只能卖。卖不出去的,农民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烂在地里。 
其实农村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城市人吃不起,并不是农村农民的错,也不是城里人太穷,也不是商人太奸诈,只不过是农产品销售渠道模式有问题。 农村人素质低 据调查,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6%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再加上从农村出来的农村人,思想比较僵化,心理承受力较差。所以在许多城里人眼里,认为农村人文化水平不高,所以素质才会那么差。而农民工,就是最常被歧视的一个群体。 
也正因为城里人的歧视,我们经常能在新闻报道上看到,农民工坐公交车,座位不坐,直接坐在地上。你喊他们去坐椅子上,他们都会说:”没关系,我身上脏,怕把座位弄脏了就不好了。” 
所有的城市都是由农村进化而来。你的祖上三代,一定也是以种田为生,即使有些农村人的确素质很差,做的事情很不好。但是为什么因为一些个例,就一耙打到所有的农村人?为什么又要随意给农村人贴标签?细想一下,没有他们,何来城市?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声明:文章中文字内容属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媒体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田园互联”,了解田园乡村故事。 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