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建设本意是要方便农村交通出行、发展农村经济,可这个“五年千亿元”的大工程进展会顺利吗?到今天为止,还是有一些农村公路,仍然没有铺起沥青、水泥路,有的村子甚至还在平摊腰包拿石子代路。 
图为安徽休宁正在修建村村通公路 “村村通”公路建设是以国家和省出资为主,地方财政(市县)的部分资金为辅,决不强加农民分摊。除去少数还被“隔断”的农村,总体上看,我国现在“村村通”道路基本已经建设完毕,但是在使用和维护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不能将重心仅仅放在“村村通”道路修建上,更应该注意的是如何让“村村通”道路发挥更大更长久的作用,从而真正改善和提高农村各方面发展。 “村村通”公路现在有哪些问题? (1)“村村通”公路“重建轻养”问题突出。由于“村村通”公路养护经费相对紧缺,造成公路养护跟不上建设的步伐,出现大量农村公路只建不养的现象。 (2)农村公路承载超负荷。农村机动车辆日趋增多,且多为超载超重运输,还有一些逃避国道收费站的车辆绕道开进“村村通”公路,使本就狭小的农村公路车辆行走和交汇出现困难,在这样的“阡陌小路”上行驶险象环生,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3)“村村通”公路工程的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村级公路宽度不足3米,路基厚度不超过15公分,这种路只能解决农民“下雨可以不穿雨鞋的问题”。不少通往乡村的公路,更是“九曲十八弯”。 (4)不少农村出现大量空宅,无人居住,公路也没有建起来。如果你的村公路还没建起来,过年回家村里有没有人提起建路这件事?又有多少人自愿响应?还是年后不了了之?村干部有没有带头?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落别乡新寨村的“公路” 修路这件事儿出现问题,怎么应对? “村村通”公路的建设是好事,农村公路修建起来,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提升了农村形象,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但是路修起来了,谁来维护,怎么维护?还要加以重视。“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很难,定期进行的公路维护必不可少。 
江苏省通村公路最长的桥梁——跨度19孔、总长247米的舒余大桥 未来“村村通”必须提高公路维护水平,定期科学维护,真正让每一个农村都能修起路,用起路,将农村经济切实发展起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