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乡村头条号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 写了一篇关于“知了猴种殖”的,看到伙计们纷纷回复留言,其实,在农村种植金蝉的人还是很少的,技术难度大,山区土壤多沙土,比较贫瘠,真没有几个人种植知了猴。 不过村口一个小广告还是吸引了不少农民尝试。对留守农村的农民来说,种地还是主业,就算农闲时候打工,大多没有长期的,所以农民朋友需要一个在家能够赚钱的项目,最简单的莫过于养殖了。 农村里的小魏看到了村口的广告:“在家养土元,三年收入百万”,怦然心动,就和媳妇商量,就算三年挣不了一百万,赚个十来万也行呀,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长期外出打工也不现实。 小魏拨通了广告上的电话,对方告诉他,首批种苗免费提供,养殖技术免费提供、养殖成虫后高价回收,只需要他提供养殖场地就行了。 
小魏有些不相信,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吗? 过了两天,一辆轿车来到小魏的村子,先找到书记、村长,拿出一张盖着红章的红头文件,以及一系列省里、市里的文件和新闻报道,说要在村里推广土元养殖,公司免费提供首批种苗,养殖技术免费提供、养殖成虫后高价回收,说是公益惠农项目,只需要农民提供养殖场地,不用花钱。一张详细的数据表上显示,养殖一年土元,保守收入能达到5、6万元。 村长也有些动心,可是村长家没有合适的场地,只好作罢。村长在村子里的高音喇叭喊了几声,下午就来了几十个人,听取土元养殖的报告。小魏这几天一直在犹豫,说场地吧,他家最合适,大哥在外做生意,城里有房子,家里也盖了两层,二楼是闲置的,还是毛坯墙,二百多平方呢。 
小魏不仅自己给土元公司打电话,还让媳妇、大舅哥分别打电话咨询,他还跑到已经开始养殖的一些农户家里参观,感觉的确可以。再说,这次是村里组织的,毫不犹豫就报了名字。 一辆小客车拉着村长和大伙参观了土元公司,实地考察了附近几个县的养殖户,村长最后说:这事吧,我看能中! 于是几个年轻人分别交了500块钱押金,按照公司提供的标准,回家筹备养殖环境,土元养殖主要是沙子,倒也不难,小魏他们拉回来一车河沙,几家分了分。 过了两天,公司送来土元种苗,派来的技术员住了一个星期,才走。 
土元很快长大了,技术员过来验收,大多数都合格,技术员告诉小魏,其实他的地方大,可以考虑密殖,收益更快。小魏媳妇数着新崭崭的票子,觉得小魏这次选择对了。 两口一商量,又添上一万多块钱,一次性购置了价值两万的种苗。 一个月后,土元出现死亡现象,小魏咨询技术员,说是室内空气湿度不够,需要专用的加湿机,三千块。小魏想反正两万都花了,三千块钱算啥?要是这次养成了,咋着不落个五六万? 买回来加湿机之后,土元真的不再死了,到了回收的季节,技术员拿出专用的筛网,挑出少部分个大的土元,小的,全部不要了。 
小魏赶紧问咋回事,技术员说密度太大,营养跟不上,没长成个,公司不回收。 按照技术员的标准,小魏能收购的还不到十分之一,小魏生气了,跟技术员吵了一架。 技术员的脾气倒是真好,挥挥手说:你也不用吵,也不是你声音大你就有理,你好好看看合同,上年清清楚楚写着“公司按照标准进行收购”,你们没养成的,是你们没有完全按照技术要求养殖,也不能怪公司。 一下子亏了两万多,小魏看着楼上的土元,心灰意冷。开过来三轮车,一下子把那半车沙子倒进河沟里了。 
农民需要大量的惠农项目增加收入,可是很多时候,最后受伤的却总还是农民,作为农民真的很悲哀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