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现在,还是在过去,作为农民,人们想要摆脱贫困,早日脱贫致富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激情都是高涨不减的。常年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对于在自己的家乡,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该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好,该怎样才能致富,其实很多时候自己是有过一些打算和想法的,他们的致富门路也挺多,需要怎样致富他们比谁都清楚。 
每当回到老家或者是到其他地区的农村工作时,总爱和一些老乡或农户拉拉家常,天南海北的瞎聊,在这过程中,发现很多人都具有致富的门路或者想法,甚至他们的这些想法比任何一个具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致富专家或领导所想到的致富路子还要切合实际。因此在回老家时,有人问到村子该怎么发展,我该怎么做时,作为一个二半吊子的“土专家”,我并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害怕说出来后会贻笑大方或是害人不浅,更不敢瞎指挥,只能听听大家的想法和意见,再提些想法。 
为此,也专门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有这么好的思路,都有这么好的致富门路,那为什么不行动起来,为什么不使自己富裕起来?除了有些敢想敢干而又有办法和策略的人已经富裕起来了以外,其他很大一部分人只能光想想,没有实际行动。 
可能有的人要说了,最缺什么?缺钱呗,没钱怎么行动。我看这个还真未必就是缺钱,现在很多农村年轻人经过外出务工,其实收入也不少,如果真想做点事,真想返乡创业,存点小钱做点小项目那是绰绰有余的。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获得一些政策性的贷款,或者财政补贴,只要自己真心想干点事,筹点钱并不是不可能,除非你是一动手就想投资个上百万什么的,那这样好高骛远的想法你乘早还是别干了,因为干了你也干不成功。 
同时现在不是正在开展精准扶贫吗?有的地方对那些有通过发展产业项目致富想法的贫困户实行了政策性的“特惠贷”政策,用于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然而,有些贫困户认为这个“特惠贷”就是“扶贫款”,是可以无偿领到手的,但是领来做什么没人说得清楚。所以针对这种“思想贫困”问题,很多地方就提出了要采取“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走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的精准扶贫思路,让那些真正有思路,能干事,干得了事的人带动贫困户致富。 
也就是说要用针对于贫困户的相关政策,支持能人发展项目,通过入股合伙的方式让能人带着贫困户致富,让大家抱团取暖,抱团致富。可事实并不理想,能人有这个想法,穷人不同意,穷人有这个想法,能人不同意,大家一个见不得一个富。这就真心不懂了,过去常听人说,在村里要做成点事还真不容易,这下我算懂了。 
所以说,我们很多时候并不缺致富路子,也不缺致富的条件,缺的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之所以得不到体现,就是一个害怕一个先富起来,最终大家都富不起来。比如说,想要发展点中药材种植,需要流转相当数量的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而这些破碎的土地涉及好几十家人,去谈得这家同意,那家不同意,有的人宁愿把土地丢荒抛弃,也见不得别人发财,最后只能半途而废。 
另外,需要大家一起成立一个合作社,大家一起利用土地入股,或者没有土地用资金入股合伙做点事,如果没有看到成效摸到利益的话,有的人就算有那个条件,他死活也不同意。所以说,在农村真正能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并且能把大家带领致富的人,那就是真正的能人。而如果一个村子里缺乏这种能人,要干出点事来确实困难。 
从现在的很多农村来看,但凡有这种能人的村子,大多都比较富裕,而缺乏这种能人的村子一般都是贫困村。因此我们说,农村不缺致富门路,农民不缺致富思路,缺的是致富热情和致富动力。有时候思想上的贫困,可能比生活上的贫困还要严重,不解决思想上的贫困,生活上的贫困就永远就无法解决。 文|山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