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老了还是农民工,真不好说是幸运,还是真苦
2016-09-08   来源:玉林农批网  作者:明日挤得下   字体:【 】  浏览:37次   评论: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市的飞速发展,为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就业岗位,也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三十多年了,那些当初一二十岁就从农村奔赴大城市寻找机会的人,如今这一批也是第一代农民工已经五十多岁了,可能有的年龄大了以后就回乡务农了,而有相当一部分人仍然选在在城里打工。据有关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所有农民工的20%左右,人数大概5000万左右,从这个数据来看,老龄农民工的数量还是相当惊人的。

对于这么大年纪来说,在农村基本上都当爷爷了,但他们并不是选择在家从事农业生产,而是选择外出务工。有人说这种情况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老龄农民工真苦,这么大年纪了应该是在家颐养天年的时候,怎么还跑出来打工。于是就把他们在城里的生活描述得相当凄苦,从事的都是脏活累活苦活,所以感觉他们很凄惨。在这种舆论氛围之下,人们纷纷为老龄农民工的出路想办法,有的说应该给老龄农民工解决城市社保问题,让他们在城里养老,毕竟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而有的人认为应该回到农村去,自己种点小地,再帮助解决养老保险等等问题,让他们老有所养。

其实这种想法都不切合实际,并不真正了解我们的老龄农民工的真实想法。为什么呢?因为老一代的农民工如果真能留在城里,早就在城里安家立户了,毕竟以前一个“农转非”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啊!谁都想往城里走,正因为在城里买不了房,没有任何生活保障,所以城市留不下,只能回农村。而回到农村以后,户均几亩的地,基本上都是半年辛苦半年闲,忙时忙到勾腰驼背,闲时闲到百无聊赖。再说了,谁说的老有所养就是一定要闲着啥也不干才叫养老,我们如果年龄大,但依然身强力壮,自己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也是养老啊!幸福最重要。

所以,老龄农民工回到农村以后,忙闲不均,加上种地的产出效益低,一年下来勉强获个温饱,再无其他收入。而自己的子女如果稍有出息点,可以不用再外出,在家就可以把日子过好。而如果子女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时,为了给子女分担点负担,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到城里打点零工短工,多三少二的整点钱帮凑帮凑子女。所以说,老龄农民工的很大一部分是被逼无奈,如若真能在农村把日子过好了,谁还愿意跑到城里去风餐露宿。如若说苦,那肯定是苦的,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什么年龄阶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苦。

现实终究就是现实,毕竟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在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而城镇化水平又还达不到一定的高度,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时,我们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个人觉得老龄农民工也是幸运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在过去,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想要到城市寻找到就业岗位,那比登天还难。虽然现在很多岗位在年龄上和学历上的要求特别高,招个保安都要高中以上文化水平,但是我们的老龄农民工仍然可以在这种高标准高要求的环境之下,在城市获得就业岗位,这样说来,那就算是一种幸运,幸运我们还能找得到工作。

假如没有这种幸运,我们被迫回乡以后,再也不能出来务工了,在家里忙时种地,闲时还真不知道干啥。同时,假如没有这种幸运,我们就算想为自己的子女分担点压力,也不知道怎么去分担。所以,这种情况,我们还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真苦。

现在,很多年轻一代的农民工都不愿从事那些苦活、累活、脏活,比如说建筑工、家政、清洁工、搬运工等等,而我们老一代的农民工由于在文化水平上和年轻人相比不占优势,只能去干这些工作。但是在城里,这些工作岗位那是岗位很多,供不应求,我们的老龄农民工如果本身没有从事较为轻松的行业技能的话,只能选择这些工种。所以现在在城里,从事这些工种的人大部分的年龄都偏大。

由于这些工种就业灵活,要求不高,待遇一般,这就给我们半年务农半年打工的老龄农民工提供了机会,种地的同时,也能有其他务工收入,总比在家里闲着强。因此对于老龄农民工来说,苦有苦的快乐,幸福有幸福的苦。不过人的一生,谁都苦,三百六十行,那一行都苦。只有这种苦,我们才能实现得了个人的价值,如果啥也不干,天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那还真不叫颐养天年,只能算作坐着待以寿终,人生价值有从何而来。

文|山魈

欢迎订阅农记,听农记说咱农村人的故事

Tags:农民工 幸运 责任编辑:明日挤得下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为什么会存在玉米价格高,则猪价.. [下一篇]现在的农村,农民不缺致富路子,..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