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互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科学的管理制度相结合,正在实现着现代农业生产的实时监控、精准管理、溯源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当农业变得“智能”,基于数据化在线化的新农村和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农民也在“跨越发展”和“弯道超车”中应运而生。 如今,在农业生产基础较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农垦系统以及各地大型国营农场,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正在普及。与此同时,在大宗农产品的规模生产区域,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智能节水灌溉、精准灌溉、智能电磁阀、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细化作业已经成为现实。 与生产领域“智慧农业”相呼应的,是大数据支撑下的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2016年7月11日,统筹了国际国内农业数据资源的《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2016年7月)》出炉,报告中的五张大宗农产品的月度平衡表以数据的形式向世界展现着市场上的农产品是“多”了还是“少了”,这标志着我国正在形成以供需平衡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分布预测和发布制度。“要想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中国农业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王平处说,“以供需平衡理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需平衡表的发布,意味着我们正在具备越来越强大的国际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一场以互联网为主要动力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我们相信,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各级农业部门的积极推动,凭借中国农业强劲的生命力和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互联网必将成为农业现代化征程上的新引擎,驱动和引领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之路上的新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