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宽甸:满族乡村的民俗记忆是什么?
2017-03-09   来源:伊犁农批网  作者:桃桃   字体:【 】  浏览:53次   评论:0

位于中国辽宁省东南部中朝边境丹东市的宽甸满族自治县,人口约43万,占地约6100平方公里,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如画、具有浓郁满族风情的小城。

宽甸:满族乡村的民俗记忆是什么?

据文献记载,早在夏代,这里就隶属青州。在之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宽甸在商、秦、汉、三国、西晋、东晋、唐、辽、金、明、清、民国等朝代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1959年1月,宽甸属辽宁省安东市(1965年安东市更名丹东市)辖县至今。

宽甸:满族乡村的民俗记忆是什么?

截止2013年末,宽甸县有满族、汉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壮族、锡伯族、苗族、瑶族、达斡尔族、彝族、土家族、侗族、藏族、维吾尔族、布依族、黎族、柯尔克孜族等18个民族。作为满族的发源地之一, 1989年9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宽甸满族自治县成立。

宽甸:满族乡村的民俗记忆是什么?

宽甸气候冬长夏短。冬季从10月16日到次年4月25日,长达192天,而夏季只有一个半月。漫长的冬季和寒冷的气候,加上独特的自然环境,使这里仍然保留了一些城市难得一见的场景。冬天的积雪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失去了作用,古老的雪橇在这里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白雪覆盖的山林之间,你会碰到牵着老牛的男子,拉着坐在雪橇上的妻子前行,或者是勤劳的农夫牵着牛绳满载柴草踏雪而归。

宽甸:满族乡村的民俗记忆是什么?

春天在这里有不长不短的72天,散发着淡淡香气的花朵开在田野和农家小院。

宽甸:满族乡村的民俗记忆是什么?

牛在乡村仍然不可或缺。可能因为山多地少,机械农具在一些地方并不是合适的选择。漂亮的白牛在惬意地咀嚼着玉米桔,用略带疲倦的双眼注视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间。

宽甸:满族乡村的民俗记忆是什么?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堆积如山的玉米让人们充满喜悦。这里煎饼的味道远比城市胡同里的煎饼果子纯正。不仅因为空气和水,还因为新鲜,带着泥土清新的气息和活力。

宽甸:满族乡村的民俗记忆是什么?

在一些家庭,古老的纺织技术仍然代代相传。老奶奶仍然可以用这种古董级的手工技艺,制作出传统的衣物和装饰品。悬挂在家中房梁或野外两树之间的摇篮是新生儿温馨的世界。母亲的微笑如梦里的阳光一样温暖。

宽甸:满族乡村的民俗记忆是什么?

狗和孩子是不可缺少的活力之源。鸡犬之声相闻,加上袅袅的饮烟,构成一幅绝佳的乡村晨景。

宽甸:满族乡村的民俗记忆是什么?

节庆和婚礼是最热闹的时光。这时,您可以看到身着漂亮满族服饰的姑娘,还有她们活泼可爱、大胆泼辣的秧歌表演。

宽甸:满族乡村的民俗记忆是什么?

至今,一些堪称古董的老物件仍然能在宽甸一些家庭或村中找到。碾子,在电动机械出现之前,曾经是中国农村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硕大的圆形底盘由一块完整的青石雕成,布满细细的纹路。

宽甸:满族乡村的民俗记忆是什么?

上面的滚子中间插入一根木棍,可由人力或牲畜推动。收获的粮食在这两块石头之间碾压成粉,再制作成人们口中的食物。瓢由成熟的葫芦剖开而成,既轻便又环保,是中国农村最常用的生活用具。用桔杆编制的簸箕是家中必备,一直延续至今。

宽甸:满族乡村的民俗记忆是什么?

宽甸:满族乡村的民俗记忆是什么?

木制的人脚模型用于做鞋和补鞋。不过,今天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石臼仍然常见,用手捣碎大蒜等食物或药物。还有一种用天然树叉做成的器物,当地人称为锅撑,用于放置在锅盖与蒸制的食物之间,起到支撑作用。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宽甸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湖光秋水 发布:2017.03.09

Tags:宽甸 满族乡 责任编辑:桃桃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7年马铃薯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下一篇]事关你我 重庆团基层人大代表提了..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