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提出土壤污染治理目标 开启数万亿市场规模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农业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另外,环保部部长陈吉宁9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正在落实土壤污染详查的工作方案,推动相关法规标准的出台。 意见提出,到2020年,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土壤污染治理有序推进,耕地重金属污染、白色污染等得到有效遏制。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90% 左右,中轻度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面积达到4000万亩,治理和修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建立针对重度污染区的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划定制度,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力争达到2000万亩。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95%以上,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实现总体改善,对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提高。 意见指出,健全耕地污染防治市场机制。完善耕地污染防治投融资机制,建立目标绩效考核制度,因地制宜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治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事后补贴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主动投资参与耕地污染治理修复工作,逐步建立健全耕地污染治理修复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通过第三方治理或PPP模式,实施整县(区)或区域一体化耕地污染治理修复。 来自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30%以上。据环保部通过运用国际通行模型对“土十条”影响做的预测评估,土壤修复市场带动的投资规模超过5.7万亿元。 A股上市公司中涉足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上市公司: 高能环境:土壤修复行业龙头,2016年新增订单行业第一,依托技术优势实现修复业务高增长; 永清环保:在土壤修复领域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并成功开拓长三角环境修复市场; 鸿达兴业:现有土壤改良剂产能高、销售持续放量,且公司定增募资重点加码土壤修复业务。 
高能环境:环保行业 高能环境 603588 研究机构:信达证券 分析师:范海波,吴漪 撰写日期:2017-02-27 核心推荐理由: 1、业绩大幅预增,符合预期。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16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长45%-65%。2015年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则201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54-1.75亿元。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实施历史订单的项目较多,另一方面,公司全年新签订单数量同比增加,部分项目进入开工阶段,因此2016年度收入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本期期间费用增速低于收入增速。此外,公司来自投资并购企业实现的投资收益同比有较大增长。 2、大量在手订单,保证未来业绩增长。公司目前在手订单超过70亿,其中,工业环境订单30亿,城市环境30亿,环境修复约10亿。土壤修复方面订单实施周期一般在一年以内,目前土壤修复在手订单为17年收入确认打下良好基础。此外,随着公司多项危废项目有序落地,将为17年及以后年度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3、工程承包转向投资运营,提高盈利能力。公司近两年大力承接投资运营类项目新订单,目前公司已形成收入的投资运营类业务毛利率在40%以上,高于工程承包类业务,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得到提升。2015年-2016年三季报,公司运营类项目形成的无形资产规模大幅增加,未来5年,随着新承接的运营项目逐步投产,公司投资运营类收入将大幅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6-18年EPS分别为0.49、0.81、1.07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签订单量低于预期;项目完工速度低于预期;投资运营类项目收入增长低于预期;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的风险;应收款项不能按期收回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永清环保:专注技术提高,收购MC2 永清环保 300187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龚斯闻 撰写日期:2016-11-29 标的公司专利技术创新性强,强强联合更具实力。MC2公司是一家为客户提供原位热修复设备和服务的工程技术公司,是ET-DSPTM技术的发明者,并拥有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原位热修复技术的权利。针对有机物的原位热修复技术的掌握和应用,目前国内基本还处于空白阶段。经过此次收购,公司将极大地提升其有机物污染原位修复的技术能力,持续增强在工业场地修复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并购专注于技术提高,去年收购的美国IST公司为公司土壤修复提供技术咨询支持,此次收购又将对公司的有机物污染修复技术带来巨大提升。 完善土壤修复产业链,订单充足蓄势待发。土壤修复业务不断拓展和完善,已形成“规划咨询、场地调查、风险评估、方案设计、工程实施、修复药剂产销”的完整产业链。16年公司土壤修复项目订单已从湖南拓展到长三角、东北等地。公司在手土壤修复订单约4亿元。随着各地政府对污染土地摸底工作的展开,土壤修复市场的释放速度将加快,公司的技术储备和项目经验将为公司在未来市场占据领先优势。 其他业务大幅增长,持续盈利值得期待。烟气治理业务16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33亿元,同比增长55.08%;环评咨询业务取得跨越式发展,营收同比增长超90%。15年底进入的新能源发电业务领域,目前已获共计7.3亿元大单,上半年确认收入约8300万。估值与财务预测:预计公司16-18年的收入分别是13.46、17.76、23.09亿元,归母净利为1.65、2.40、2.87亿元,对应的EPS为0.25、0.37、0.44元。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业绩有保证,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手订单执行进度低于预期,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 
鸿达兴业:氯碱业务景气上升,土壤改良助力快速增长 鸿达兴业 002002 研究机构:国海证券 分析师:代鹏举 撰写日期:2017-03-06 事件: 2月27日,公司发布2016年业绩快报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34.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52.7%。同日,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人民政府、广州华南土壤改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通辽市100万亩盐碱地土壤改良PPP项目合作协议》,公司拟对科尔沁左翼中旗的100万亩盐碱退化土地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进行土壤改良和综合开发,项目估算总投入25亿元。 投资要点: 2016年度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1)2016年公司氯碱设备开工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子公司中谷矿业PVC/烧碱综合项目一期于2016年6月末转固投产,报告期内PVC、烧碱产销量增加;(2)2016年下半年PVC等主要产品的市场价格涨幅较大,使得公司氯碱产品的收入和利润显著高于去年;(3)2016年度公司土壤调理剂和土壤修复业务收入和利润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4)2016年1月公司完成对塑交所的收购,塑交所带来新的利润贡献。 氯碱行业景气上升,PVC/烧碱量价齐升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我们认为,氯碱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主要是由于:(1)供给方面,环保政策趋严,加之近几年新增产能大幅减少,落后产能逐步淘汰,氯碱行业去产能持续推进;(2)需求方面,PVC属于房地产后周期行业,受益于房地产景气度的回升后,基建、农业等行业对PVC形成接力之势,总体来看,下游对PVC的需求量将保持稳中有升。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谷矿业PVC/烧碱综合项目一期转固投产后,PVC、烧碱的产能分别增加30 万吨至60万吨,预计2017年公司氯碱产品产销量将持续增长,PVC/烧碱量价齐升将大幅提升业绩。 定增已获得发审委审核通过,拟募集12亿元建设土壤修复、PVC生态屋及环保材料项目,拓展公司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未来业绩可期。公司拟以5.65 元/股发行底价募集资金不超过12.15亿元,用于土壤修复项目(6.18亿元)及PVC 生态屋及环保材料项目(2.38亿元),实现对公司PVC生产过程中副产品的循环利用,自主研发出土壤调理剂(是一种新型环保土壤修复产品),能够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充分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公司预测这两个项目完全达产后,合计可贡献收入30亿元,贡献利润5.1亿元。 农业环保政策持续推进,土壤修复剂与土地流转业务助力业绩快速增长。2016年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000万亩。目前我国的盐碱地达5亿亩左右。瞄准该万亿级别土壤修复市场,公司大力发展土壤修复业务,已成为国内大规模量产土壤修复剂企业,现有产能120万吨,毛利水平在70%左右。土壤修复剂方面,2016年公司只在广东、内蒙、新疆、广西等省区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推广,随着公司面向全国的30个营销网点的逐步建成以及海外市场的开拓,土壤修复剂的产销量将不断提高;土地流转业务方面,目前公司已获得的流转土地在20万亩左右,此次通辽市100万亩盐碱地土壤改良PPP项目有助于加快公司土壤修复产品的推广使用,为公司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收购塑交所100%股权,构建基于塑化产品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助力PVC下游业务发展,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公司于2016年1月完成收购塑交所剩余95.64%股权,交易对方承诺2016-2018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5和2亿元。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公司依托主业PVC/烧碱,不断向上下游拓展,成为PVC全产业链运营的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显著。看好公司土壤修复业务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贡献点。基于审慎性原则,暂不考虑非公开发行对公司股本及业绩的影响,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为0.35、0.50和0.6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募投项目不达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塑交所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