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前天,大山里的那位“愚公”走了!一生与树为伴,白了头发,绿了荒山
2017-03-12   来源:汉中农批网  作者:光棍男   字体:【 】  浏览:40次   评论:0

今天是植树节,可你还记得吉林省那位义务植树的赵希海老人吗?他的人生看似有些矛盾:前半生在伐木,后半生却在造林。

前天,大山里的那位“愚公”走了!一生与树为伴,白了头发,绿了荒山

他叫赵希海,30余年坚持义务植树,不求任何回报。有人称他为大山里的“愚公”,而他栽树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是为了咱子孙有个好环境。”

然而,3月10日,植树节的前两天,这位扎根大山近60年的坚毅老人,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我们,终年78岁。

前天,大山里的那位“愚公”走了!一生与树为伴,白了头发,绿了荒山

@中国日报 昨日在微博上发布了老人过世的消息,触动了众多网友,不少官微也纷纷转发,送别老人。

网友留言送别赵希海。

请叫我ju

木游寻

阿懒才不怪

更多的人是在向老人致敬:“白了头发,绿了荒山!”

轩辕宇少889

八月上08

燕赵By小林

孟德尔梦豌豆

欢欢我是

还有网友建议以老人的名字,来命名他种下的林海。

pengsong的头发

阿木西啊

对不起,以这种方式认识您

CD君(ID:chinadailywx)相信有些人与下面这位网友一样,是在看到昨天的消息后,才认识了赵希海老人。

无言独跳七楼:对不起 以这种方式认识您 走好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新认识这位“愚公”。

前天,大山里的那位“愚公”走了!一生与树为伴,白了头发,绿了荒山

前半生伐木、后半生种树

1958年,赵希海到吉林省湾沟林业局从事一线采伐工作。在那个年代,赵希海是新中国建设的功臣,经他手伐倒的木材被运往各地支援国家建设。

经年累月,伐木带来的满足感在赵希海心中逐渐消退。一个夏天,突如其来的一场洪水刺痛了他的内心。“这样继续伐木,这大山就变成荒山了,子孙们还能看见绿色吗?”

1986年,赵希海调到吉林省红石林业局批洲林场做采伐工。每次伐木时,他都会心疼,“上百年才能成才的大树,几分钟就倒下了,太可惜了。”

于是,每到生产淡季,赵希海就会独自一人走进大山,在他砍伐过大树的荒山里转悠。渐渐地,一个念头开始在赵希海的脑海里浮现:我能不能把砍树变成栽树呢?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

70岁前,为国家义务植树10万株

赵希海将植树还林的想法告诉了场长,在林场的支持下,赵希海给自己制定了造林计划,每天最少栽下1000株。

前天,大山里的那位“愚公”走了!一生与树为伴,白了头发,绿了荒山

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老人就悄悄地进山了,刨坑、栽苗、扶正、踩土……简单的动作,他执拗地坚持着。他悄悄地栽了四年树,全林场几乎没有人知道。

1989年,赵希海退休了。当时,他宣布了一个重大计划:要在70岁前,为国家义务植树10万株。

林场每年都有春季造林任务,赵希海也有。他选准植树的主战场都是荒山荒地或是人们毁林开垦的小片地、林中空地,块块都是“硬骨头”。

对此,赵希海说,“我觉得人活着总要有点价值。过去我伐树,只砍不栽,山都秃了,咱子孙后代还有啥出路?”

前天,大山里的那位“愚公”走了!一生与树为伴,白了头发,绿了荒山

有人说,“有你这个工夫,一年种地、种菜、种粮最少有几万元的收入,你栽树不挣钱还得罪人,图啥?”

赵希海总是笑一笑,“我栽树是为了咱子孙有个好环境。”

身边理解和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多。每年春天,林场很多职工也开始自发地和老人一起上山植树。

前天,大山里的那位“愚公”走了!一生与树为伴,白了头发,绿了荒山

退休后,赵希海曾找过林场三次。第一次是把成林的树木无偿交给国家,第二次是向党组织表达想要入党的心愿,第三次是主动请缨要求打扫公共厕所。

他最终白了头发,却绿了荒山!如今,老人走了,但他已经为后人栽出了一片绿林。

赵希海生前累积植树18万株,成活14万株,无偿培育捐献给国家100万株树苗。这些树,就是老人在世间留下的印记,而他去的天堂,一定是郁郁葱葱的!

编辑:高启辉

综合:新华网、中国日报微博等。

Tags:前天 那位 愚公 走了 白了头 责任编辑:光棍男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农民未来如何养老?现有养老模式.. [下一篇]买房奖励1.6万,农民会“上当”吗..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