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吴意茹)“乡村教师问题是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如是说。 3月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发布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参加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陈宝生介绍,为了解决乡村教师短缺问题中的“下不去”,教育部启动了特岗计划。“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教师短缺的问题,连片贫困地区,和265个连片贫困地区之外的国贫县,都纳入这个范围。” “近年来,国务院投入52.53亿元资金、8.1万所学校近130万乡村教师收益,提高补助,在乡村从事教育劳动,收到相应补偿,大体人均300元。一些省财政拿出资金投入,标准比较高,最高的在1500元。”对于乡村教师“留不住”的问题,陈宝生介绍,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靠三招。 同时,在全国建立40万套周转房,为特岗教师建周转房,住宿条件改善。 除了物质条件的改善,教育部还注重提高特岗教师的荣誉。 “对106万30年以上在乡村从教的老师颁发荣誉证书,精神奖励营造教师在乡村从教的浓厚氛围,有职业荣誉感。”陈宝生介绍道。 陈宝生表示,教不好主要是质量问题。为了解决教不好的问题,教育部采取措施鼓励水平高教师、校长的向乡村流动;“还有培训,培训的关键是学校得有一个好校长,近年来,培训校长380万人次,提高他们的管理和教学水平。” “另外是下功夫解决好“长不高”的问题。所谓“长不高”的问题,就是要从制度上解决他们评职称这样一些职业发展问题。做好制度安排,经过一段时间,我们乡村教师短缺问题就会得到较大的缓解。”陈宝生介绍,下一步仍然贯彻落实乡村教师计划,尽可能向村小和教学点倾斜,解决编制问题,城乡统一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