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揭秘之二
前不久,珠海一企业老板考察阳东,行经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的325国道阳东段时,由衷感喟:“不出三年,阳东工业当傲视粤西县区。”同时令这位客商惊叹的,还有阳东城镇的巨变:各类商场交易红火,星级酒店拔地而起,高档住宅人气旺盛…… 在短短几年内,工业化发展大跨越,城镇化水平大提升,阳东是如何做到的?这里的干部道出秘诀:工业化和城镇化一盘棋,统筹抓,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城镇化反哺工业化,从而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立足现实 通盘规划
从4年前“一体两翼”发展方略的出台,到刚刚结束的县第六届代表大会一次会议提出“一主三组团”的战略构想,阳东立足现实,通盘统筹规划,制定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框架。 随着阳东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进城企业多,人气旺,对城镇化开发提出更高要求。阳东建设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近5年来,阳东根据工业快速发展的现状,3次调整修编城区总体规划。按照下一步的构想,县城将实施东拓南进战略,突出发展第三产业,强化县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中心镇是阳东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生力军,已逐步发展为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较为完善,对周边建制镇和广大农村具有较强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农村区域中心。分析可以发现,中心镇的城镇建设,可说与各镇工业发展思路相辅相依。按规划方案,以325国道为轴心的东城、北惯、合山、那龙四镇整合产业资源,打造以现代工业、特色旅游业为主体的中部经济板块;雅韶、大沟、新洲、东平四镇统筹发展资源,打造以水产养殖与加工、核电后勤服务、环保产业等为主体的东部经济板块;红丰、塘坪、大八三镇结合特色资源,打造以现代农业加工、特色农业为主体的北部经济板块。 引入品牌 市场运作 城镇化曾经是阳东的一条短腿,如何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创新城镇化建设手段,使之与工业发展相适应?阳东采取“政府策划、政策推动、市场运作”的模式,借鉴发展工业的经验助推城镇化。 阳东碧桂园、阳东广雅中学、涛景度假村、智建美丽花城……这些近两年进驻阳东的教育、房地产等响当当品牌,给阳东带来有形资产和无形声誉的同时,也悄然改变了县城居民的生活。这是阳东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城镇化建设取得的硕果。 仅仅三五年时间,阳东城市面貌令人刮目。全国著名企业顺德碧桂园投资15亿元,在县城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内,企业自主开发、运作,开发县城燕山湖综合项目,实现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与城市建设的完美结合。此外,阳东碧桂园还开发建设燕山湖广场、公园、商业街等配套设施,为阳东城市增添亮点。香港联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开发涛景度假村等项目,提升了城市品位。目前,度假村项目还未完工,已有一批企业慕名而至,在那龙、合山等周边镇买地建厂。广雅中学建成,缓解中学学位紧张局面,周边道路随之贯通,附近居民高兴不已:“进来一所学校,就改写了我们的农民身份。” 良性互动 协调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一起抓,阳东收到了明显成效。大批工业企业进驻,带来资本、人口、劳动等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推动了阳东县城建设的大发展。 教育、休闲环境逐步改善,更多人选择在县城居住生活。2001年以前,阳东县城常住人口不到2万。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有5万多人,总人口预计超过10万。有人估计,五年前在东城工作的有70%安家阳江市区,仅30%留在城区,现在这个比例倒过来了。 城镇化又为工业化提供发展载体和平台。福兴路、新华路等主干道路的开通,阳东大道的拓宽,为工业发展创造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升平、振仕等商住区建设完善,阳东碧桂园、智建美丽花城建成,东润市场等兴建,一个适宜居住创业的环境正形成。更重要的是,城镇化的推进,营造了大发展氛围,对招商引资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东城镇,为大企业配套的相关产业链条已经形成。 世界城镇化发展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0%左右,城镇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来自阳东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县城镇建成区总面积32.9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总面积7.8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提升到33%。阳东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新一轮腾飞,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