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芒种前后…… 又到了农民一年之中最忙碌的季节。 劳动强度高,心血管疾病高发, 却少有定期体检保障。 长年累月的田间劳作, 用辛劳和汗水换来了喜庆的丰收, 可“小病拖、大病扛”却成了农民朋友的现实写照。 5月28日,北京平谷马坊镇东店村,刚忙完农活的父老乡亲齐聚在活动室,因为——《乡村保健站》来给大家送福利了! 《乡村保健站》健康服务日,节目组携手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姜志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综合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杨红霞,为东店村的农民朋友进行防范农村常见病的健康讲座和免费体检。 
社教节目中心乡村节目部副主任王慧介绍活动目的和内容 
《乡村保健站》帅气男主播越淋 
为农民撑起健康防护伞 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姜志辉医生,擅长耳聋耳鸣、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的综合治疗。但姜医生并没有着重讲他最拿手的疾病防治,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农民朋友的夏季养生上。 
姜医生的讲座实用、有趣,不少村民都说收获了很多,也了解日常生活中饮食上的不少误区呢。 
端午节即将到来,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姜志辉提醒大家:1.粽子要热透再吃,加热不充分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吃凉的粽子消化不良;2.一天只吃半个或一个,吃的时候配些水果和蔬菜;3.切记要放冰箱保存,再吃一定要重新蒸透,不要重复冰冻。 
你也许能在村中墙面上看到“有病早发现、早预防”的健康宣传口号,可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吗?北京安贞医院综合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杨红霞也来给大家带来了健康科普知识。 
当杨医生问到多少人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时,大家踊跃举手,看来,这“三高”问题还真是让不少老人“头疼”呢。 
杨医生告诉大家:远离“三高”要从正确的健康方式开始。高血压:少吃盐,少吃油;高血糖:每天少吃一口;高血脂:选用植物油。 

送,就送到农民心坎上 两位专家平时的挂号难?那就赶紧多咨询一下。 
这位大爷很爱喝粥,对健康知识十分感兴趣。夏天吃剩的西瓜皮有什么用处呢?扔了?当然不。 姜医生告诉乡亲们:250克西瓜皮,加入二两大米,一点盐,就成了清热解暑、健康营养西瓜皮粥。晚餐就是这么简单。 这次的健康讲座,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意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饮食调理,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一位年纪不大的阿姨向姜医生提问:“可以把您的电话告诉我们吗?我都挂不上您的号!”大伙都笑了,但这笑声背后却透露出大家的共识——看病挂号太难了。 有这么一次难得的三甲医院大夫亲临,可要一次性好好问个清楚呀!专家们特意留下了联系方式,以便乡亲们随时咨询健康问题,好贴心! 
大爷认真地在小纸条上记下姜医生和杨医生的联系方式。 
“乡村粉丝团”:专家讲得到位,大家听得认真。 
专家看病不收钱
很快,讲座部分结束了,乡亲们的热情依然高涨,姜医生和杨医生为大家进行了免费体检。 
红火的义诊现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专家哪去了?被热情的村民们围住啦! 
杨医生给大家测量血压。 
姜医生为村民把脉。 专家针对每一位求诊的老乡,提出了详细的诊疗建议。这位大爷专程拿来了自己平日里吃的药,杨医生向他解释每一种药的功效,并根据他的病情建议哪种药可停用,哪种继续服用。大爷感激地说:“这样的义诊太难得了,你们可要多来啊!” 
活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每位村民都获得了一份礼物,大家带着满意的笑容恋恋不舍地离开。 健康,是人一生最初、也是最大的财富。不管是正在成长的孩子、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还是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乡村保健站》都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认识疾病、远离疾病。 
我们不只在乎您的现在,更关注您的未来。当《乡村保健站》贴心的健康福利遇上热情勤劳的农民朋友,友谊的小船永不翻! 
本文来源:中国乡村之声《乡村保健站》 编辑:乔萍莉、白晨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