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你幸福吗?看看农民怎么说——2015我的真实生活
2016-01-23   来源:泰安农批网  作者:nlzm   字体:【 】  浏览:51次   评论:0

字,很多时候被认为是知识分子的专属,好像农民不大用得上。整天奔波劳碌,不是锄头就是瓦刀,不是背扛就是肩挑,一双双生出老茧的手,哪里会常和笔打交道?但是,这不等于他们没有故事。他们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那点“小确幸”,可能不是一碗又香又浓的鸡汤,而是一碗有着淡淡香气的小米粥。下面这些文字,来自三位农民。

幸好你在,所以家还在

辽宁大连农民姜俊秀

首歌叫《父母在家就在》,歌里是这样唱的:“家有父母的情,家有父母的爱,父母在家就在,家把儿女聚起来。”离开生我养我的小山村近20年,在城市里打工的我,在这里安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城里的家从来只是一个住的地方,并不算家,父母的家才是我的家。元旦从家回来后,三岁的儿子天天吵着把大连的房子卖了,要我们一起回姥姥家。虽然只是一个3岁孩子的话,但能看出来他喜欢农村的生活,喜欢农村的一切。

2015年我们家最大的事就是弟弟娶媳妇。虽然没有优越的家境,爸爸还是想把婚礼操办的隆重一些。婚期是5月21日,爸爸把此前的准备工作安排的满满的。

先是把家里四间房子的炕重新打了一遍,墙壁都重新刮了大白,大门垒起了垛。这些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一时的劳累。可对于常年饱受严重慢性肺气肿的爸爸来说,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些活都是请人做的,但每一件还是要爸爸亲自来指挥、监督完成。从三月开始他就断断续续去村上的小诊所输液,到了四月越来越重,每天都得去输液,我们劝他去县医院,倔强的他无论如何都不去,说等婚礼结束后再去。就这样爸爸一边输液,一边准备婚礼。5月21日,一大早天还没亮,爸爸就骑电动车去小诊所输液,家里婚礼的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那天天公作美,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爸爸的脸色虽然有点差,但精神头非常好。婚礼顺利举行。婚宴刚刚结束,爸爸提出要去医院。

爸爸是医院的常客,大夫照例用了以前的药,晚上并不见好转。5月22日,妈妈带着弟弟和弟媳一起去了县医院。爸爸的状况非常不好。县医院治疗条件有限,需要转到大连的医院。弟弟叫了辆救护车把爸爸送往大连,中间联系医院,根本没有床位。最后没办法只能挂急诊,经过一路折腾,检查时爸爸身体各项指标达不到正常人的标准,住院部不收,只能进重症监护室。弟弟打电话跟我商量,重症监护室高昂的费用令人难以想象,合作医疗报销的寥寥,这个时候顾不了那么多,住!(重症监护室,家属不能直接看到里面病人的状态,每天下午3点可以通过视频探视一次。)

晚上,重症监护室走廊的长椅上坐着几个家属,彼此怀着沉重的心情等着不同的宣判。救护车不时鸣着警笛,送来新的病人。有的刚刚送进去不久,就被送出来,已经来不及抢救。

就这样煎熬的过了2天,爸爸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普通病房还是不接收。又过了两天,费尽周折,加上主治医生的帮忙,爸爸得以转到普通病房。爸爸的身体一天天恢复,住了11天院,终于可以回家了。再一次感谢生命的眷顾,让我们这个家还在。

2016年元旦,我们一家三口、弟弟和弟媳,一起回家,父母和我们一起坐在热炕头吃猪肉,这是新一年最美好的开始……

一个农民的心,除了土地,还有……

河南鲁山县农民赵大民

孔子

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大意是说,君子一般关心的都是德性修养,而小人物一般只会关心眼前利益。不知道农民这个群体,是否也是孔子所说的“小人”。

我常常想着自己写就的三部长篇小说,都是有关乡土的、农民的,《村夫曹民》、《农民爹娘》、《活寡》等。我用自己的文字,展示了一个乡土中国的真实情景。在这一年,我写完了它们,犹如十月怀胎的母亲,终于看见了自己的娃,不管丑与俊,都是娘的宝贝。我常常想,人说到底,不是活在钱里,不是活在功名利禄里,应该活在一种精气神中。但可悲的是,这个现实社会里,更多的人,眼里心里只有钱,只有名利,因此失去了纯真和善良,无私和博大,这是非常可怕的。我梦想着自己的文字,能让更多人看到,只为读到一个人最热的心。我当然寄给了一些出版社,人家要我掏钱。我没有钱,即使有钱,我也不会拿钱出书的。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这一年,还真有一件值得炫耀的事,还与中国乡村之声有关——我的广播剧本《狗娃》获得中国乡村之声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委宣传部联办的征文三等奖。看到剧本的网友们,说我的剧本展现了一个人最大的善、最美的心,让人看了还想看。听着这话,我是满足的。5000元奖金,我没有舍得花。腊月初三,我的大丫头出嫁了,我用这钱,给她买了书柜和电脑和不少书。她为这份不贵的嫁妆而高兴。

或许,我的生活除了农事,关注更多的是人内心的丰盈。一个人,物质可以清贫,但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清贫。新的一年,我依然会种着我的地,孝敬着我的寡娘,与老乡们聊聊心里话。当然,更不会丢下我心爱的广播和文字。即使是一颗最微小的种子,也要发出自己的芽。

一个农民工的小傲娇

四川农民廖万平

旁人

眼里,干装修活是最捞钱的。不得不承认,装修行业要比其他行稍稍效益要好一些。但是,作为身在内地城市四川成都打工的我,丝毫没有感受到装修行业的春天。我是一名家装漆工,专业是墙面乳胶漆施工。我走的是细水长流路线,就是接下的腻子活,不管钱多少,只要应承下来,质量首先排在第一位。活儿稍稍用心做细致点,工就会多做两三个。别小看这两三个工日,它能拉低我的平均工资。所以,人家每天二百多到三百块钱,我的平均工资就在二百左右徘徊,只跌不涨。我是不是有点傻呢?但我在同行中信誊是极好的,找我干活的老板和业主很多,有的还指名让我干,换人就不行。这也是我唯一值得炫耀的吧!

既然每天有二百块的收入,又从不缺活,两口子每天有四百,一个月就该一万二千元,一年下来怎么也有十三、四万。除去开销,怎么也得存下十来万块钱吧?这收入应该对打工的来说,应该说是不错的了。没错,帐是该这么算。可今年,我要说的是,2015,我挣不了那么多,顶多只有六、七万的收入,基本上没落下存钱。原因是,越来越频繁的回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的依恋越来越强烈。家在那个叫炬光的最偏远的小乡镇的山里。年迈的父母守着一大座空荡的房子,父亲偏瘫,母亲耳背且尾稚骨痛。父母在,牵挂就在,只要父母打我电话,说哪儿不舒服了,我和妻子就会扔下手中的活儿,星夜也要坐火车再转汽车赶回老家,侍候两位老人。每次父母亲见我回来,高兴得合不拢嘴。离开时又依依不舍。这样来来回回两头跑,至少有十多趟。没干多少活儿,推掉不少活,所以今年的收入,与往年比,差远啰!

幸运的是,读大四的女儿很懂事,体贴我们,大四的学费和生活费,没要我出一分,都是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出去做兼职挣。她常常晚上打电话给我们,让我们少做点,别累垮身体,听得心里暖暖的。突然觉得自己好福气,养了个贴心的小棉袄。

虽然2015年挣得不多,但我更加明白亲情的珍贵。有父母陪,有女儿贴心,我的2015,充实并幸福着。

朋友,欢迎参与

年关一到,故乡又不经意间在心底向你召唤。熟悉的回家路啊,再次等待你的脚步。

好想知道,你用心走过的回家路上,会遇到多少风景?经历怎样的故事?

这一路上,有没有那么一个或一群人、一件事或某一物,让你久久不能忘怀?

还有你那已经离别多日的乡土、乡人,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你是更加爱她,还是熟悉了她的陌生?

告诉我们吧,用一个共同的标签——#我的回乡故事#

编辑:夏恩博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Tags:幸福吗 农民怎 2015 责任编辑:nlzm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别跟俺说天冷冻成了狗,吃了这些.. [下一篇]《记忆乡愁》第二季《传承》获奖..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