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村民们,我是广播!今年起,我要为你在世间‘遮风挡雨’!”
2016-08-16   来源:汕头农批网  作者:萌哒哒   字体:【 】  浏览:34次   评论:0

农民最怕天灾,台风、暴雨、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高温热浪、暴雪、低温冰冻……无论哪个一来,心里就开始害怕——田里的作物、水塘里的鱼虾、圈舍里的畜禽到底能不能扛过去,自己的辛苦会白费吗?如果能提前知道,那该多好呀。

农村地区条件相对较差,传播手段不及城市丰富。为了打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瓶颈,中国气象局发布《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指南》在预警信息的编写、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各农村地区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状况,选择有效的传播手段,并进行到位的信息传播,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进村入户。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专门对大喇叭广播电台等传播媒介传播预警信息应遵循的规则进行了重点规定。

为什么广播如此重要?

在气象、地质灾害来临时,广播总是能凭借传播速度快、覆盖率高、设备方便易行等优势,发挥重要作用。

2013年4月22日下午4点40分,在芦山地震发生56小时后,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前方直播间正式开始播音。广播的力量深入到灾区的最前线。

今年7月,暴雨和洪水侵袭湖南溆浦县。当雨情可能转化成汛情时,广播电台随时提供各地的降水情况。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委宣传部部长熊水平表示,在其他网络媒体不能及时传达讯息、受灾群众忧心忡忡不知道外界情况如何的时候,在灾难来临不知往何处去的时候,广播是无可替代且颇有成效的,“溆浦全城都已覆盖了无线广播,在地质灾害点也都安排了村村响工程,所以在地质灾害来临之前,我们都要用广播去通知。”

在农村,广播和大喇叭的传播效果不可替代。

怎样让预警信息传递到每个村民?

《指南》主起草人之一、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正研级高工张加春认为,确保预警信息的及时传播和有效通达,应着重关注四大问题。

一是清晰认识农村关心的气象灾害有哪些。当灾害达到什么程度时,才需要将灾害预警信息“一个不落”地发送到每个村民手中。

二是明确当地农村预警信息的有效传播手段(载体),即有效告知农民预警信息的途径有哪些,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对村民进行指导。传播手段既有村民自有的手机、电视、电脑等,也有政府设立于公共场所的传播设备,如大喇叭、显示屏等。

三是各类载体传播预警信息是否畅通、及时。预警信息是否按各载体的特定符号(表现形式)要求进行制作,是预警信息与各类载体能否有效衔接的关键。只有预警信息与各类载体有效衔接,才能使传播及时、有效,促进预警信息在村镇政府以及相关单位的二次传播,直至每个村民。

四是规范各类载体运行机制的管理问题,确保各类载体能正常运作和发挥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郑大伟认为,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应该着重关注通讯系统的完善以及人性化的帮扶。

郑大伟:从硬件上来说就要有可靠的通讯系统。而通过这些硬件还不够,因为现在农村有些是弱势人群,比如留守的老人和儿童,这些硬件设施,他们不一定家家户户都有。还得由村委会、村民小组组织,挨家挨户通知到人。村委会村民小组得有专人负责,还得组织一些志愿者队伍,因为紧急情况下村干部忙不过来。有的弱势人群本身移动还比较困难,需要由对口的帮扶对象去转移。软件还包括对村民简单安全意识的教育。硬件、软件结合起来,才能做好。

发布《指南》后,还需定期改进

在郑大伟看来,发布《指南》是一件好事,但工作还不能止步于此,定期的改进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郑大伟:通过发布《指南》,把预警的办法和要采取的预警措施、气象灾害的基本知识,包括发生灾害的时候怎么样自我防范这些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基层干部、每一个农民,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发生重大气象灾害中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有思想准备和没有思想准备是大不一样的。

我国从2013年后启动突发事件预案相关工作,整个减灾环境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随着气候变化和经济的发展,气象灾害发生也出现一些新的情况,极端天气事件比过去更频繁。一方面,我们减灾工程使得某些方面的脆弱性降低,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又使某些脆弱性在加大,所以,在重大灾害发生后,《指南》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修正。

内容来源: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气象局网站、央广网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综合

记者:刘瑜颖 // 编辑:白晨 // 监制:汪群均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Tags:广播 责任编辑:萌哒哒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就因为多了一个证,农产品就能多.. [下一篇]他拿完奥运奖牌,直接回家收麦子..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