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酱用番茄栽培技术
2015-07-27   来源:吐鲁番农批网  作者:霞姨在哪儿   字体:【 】  浏览:81次   评论:0
一、播前准备

1.土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前茬以绿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好,最好的茬口是葱蒜类。忌选择茄果类作物,实行4~5年的轮作。

2.秋翻冬灌

秋翻深度25~30厘米。冬灌水量60~80立方米/667平方米。

3.施足底肥

结合秋翻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2吨,混施磷酸二铵1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尿素12千克。

4.化学除草

每667平方米施90%禾耐斯乳油80毫升化除。

二、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品种与中晚熟品种搭配,以提早采收期。直播条田选用中晚熟品种石番9号、3号等,育苗移栽条田选用早熟品种立原8号。

2.种子处理

晒种之后用50~55℃温水淹没种子,搅拌10~15分钟,浸种30分钟。防虫用甲基硫环磷拌种;防病用敌克松种子量的0.2%~0.3%拌种或浸种等。

三、播种模式

我区常采用机械平铺地膜,膜上移栽或机械平铺地膜,膜下开沟条播和膜上点播。

四、播种技术

最佳播期在4月15日~5月15日,可根据生产需要提早与延晚播种,可缓解交售高峰期。直播40~50克/667平方米,播深为2厘米。将种子与5~7倍于种子量的、过筛后大小与种子相同的油渣拌匀,少带种肥,以免烧苗烂种。

五、苗期管理(出苗-开花)

1.间、定苗

在幼苗的第1和第2片真叶期分别间苗2次,在幼苗3~4叶真叶定苗,株距25厘米,每667平方米保苗4000株左右。定苗时可挖起多余的幼苗移栽补苗,补苗后及时点浇,以保证补苗成活。

2.中耕

中耕2~3次,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

3.化除

一般酱用番茄田稗草相对严重,可选用精稳杀得、拿捕净、盖草能等,在稗草2~5叶期,选择天气较凉、地较湿时进行茎叶处理,效果良好。

六、中期管理(开花-采收前)

1.追肥

结合最后一次中耕,开沟、施肥、培土。

2.调节剂

浓度为20~30毫克/千克番茄灵,隔5~7天1次,连喷3次。

3.扶秧

从结果期开始,将植株翻到地膜上,防止植株倒伏于沟中被水淹,造成病害流行。选择下午或阴天翻秧,防止果实猛然接受阳光直射,造成灼伤。

4.灌水

开花前应保证植株对水分的要求,开花坐果后适当控制水分,待第1穗果果实直径达2厘米时结束蹲苗。结合追肥开沟培土,顺沟浇催果水,进入果实膨大期,根据降水情况和土壤条件,每6~7天浇水1次,防止土壤忽干忽湿,减少裂果的发生凸整个生育期浇水6~7次。

5.追肥

采收前和第1次、第2次采收后各喷1次磷酸二氢钾和喷施宝等,以促进植株生长和保花、保蕾、坐果。确保植株后期不脱肥不早衰,可以多采收1次。

七、后期管理(采收期)

1.采收

酱用番茄成熟后,及时分期分批采收,灌水、施肥,减少田间果实腐烂,防止果实高温逼熟。病果、烂果、小果、青果及未完全成熟的果实均以杂质处理。

2.水肥

在盛果期,每采收1次灌1次水,结合灌水顺沟撒施尿素5~8千克/667平方米。
 
Tags: 责任编辑:霞姨在哪儿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番茄灰霉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冬暖大棚番茄病害防治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霞姨在哪儿 霞姨在哪儿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4 个
性别:保密
xiayi@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番茄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现在种番茄,这样等天冷也不用去买催熟的番茄吃了
· 番茄苗期管理做好这几点,后期高产可期
· 用于长期贮藏的番茄一般选用绿熟果
· 2.番茄定植过稀或整枝、摘心过重
· 如番茄施药后植株嫩茎黄化、花穗枯干
· 延长西红柿结果有招
· 棚室番茄产生药害的症状会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而..
· 露地番茄栽培茬口所处气候条件比较适宜

最新文章

· 2.番茄定植过稀或整枝、摘心过重
· 用于长期贮藏的番茄一般选用绿熟果
· 2.番茄灰霉玻选用无菌土配制营养土
· 番茄性喜温暖
· 番茄灵可蘸花
· 棚室番茄产生药害的症状会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而..
· 每位种植番茄的农民都要知道的七个规则
· 浇灌番茄根部或泼浇番茄种植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