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蘑菇病菌的防治
2015-08-25   来源:阿克苏农批网 四川农经网 作者:belldanby   字体:【 】  浏览:178次   评论:0
九月下旬蘑菇开始陆续出菇,也是蘑菇房病菌开始繁殖为害的时候。蘑菇胡桃肉状菌是蘑菇生产中为害较严重的一个病菌。该菌又称“假块菌”,其病原菌是小孢德氏菌。子囊果成堆时呈胡桃肉或菜花状,浅黄色至奶油色,老熟后浅褐色。表面被覆皮屑状物,菌肉致密,柔软,压破后有腥臭味,大者可达10几厘米。

一旦蘑菇房床被胡桃肉状菌感染,床面应立即停止喷水,使其基质土面干燥,并挑去胡桃肉状菌的子实体,换上相应新土。待室温下降到16℃以下时,再按常规管理;以免影响出菇。在非药剂人为综合治理上,密切注意菇房高温在23-26℃时,若通风不良,培养料过温、偏酸、透气性差的情况下,气生衰弱,会大量发生;在料内、料面或土层中出现短而密的白色菌丝,培养料中发生一种刺鼻的漂白粉气味,在形成子实体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药剂防治:该病菌若面积发生小,可用柴油或煤油浇灌,但不能大面积使用,以免影响出菇。较严重大面积发生应坚持用800倍多菌灵药液进行环境消毒,用800倍多菌灵拌料可预防发生。病区还可用2%甲醛处理,用薄膜覆盖进行熏蒸灭菌;用1%石灰水10公斤,加碳酸钠25克,在病区喷雾l-2次,效果较理想。
Tags: 责任编辑:belldanby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无公害“水稻――蘑菇”高效栽培.. [下一篇]绿色蘑菇要发展 八大措施防病害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