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平菇不出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5-08-07   来源:甘南农批网  作者:乐极生悲   字体:【 】  浏览:341次   评论:0
栽培平菇经常出现栽培后不出菇或不正常出菇等现象,致使生产失败,降低了生产效益。为此,我们经过多年的生产、研究总结出了造成不出菇或不正常出菇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一、菌种不孕 平菇的子实体是由双核菌丝体形成的。生产中使用的菌种若是未曾配对的单核孢子或其生长的菌丝,就会造成不出菇或产量较低。所以在生产前要做好菌种出菇试验,避免不正常出菇,造成经济损失。

二、菌种混杂不出菇 菌种不纯,掺杂其它菇种或不同温型菌种混为一体,互相抑制与栽培环境不适应难以出菇。在生产中一定要使用优良菌种,保证菌种纯度,防止菌种混杂不出菇影响栽培效益。

三、栽培季节与品种温型不适应 平菇品种有高、中、低温型和广温型之分。中、低温型的品种,在春季气温回升到25℃以上时,不能再分化子实体。在低温季节种植高温品种也会推迟出菇。平菇生产中要慎重选择品种温型,在栽培前进行品种出菇温度试验。

四、栽培料的配方不当 平菇是通过菌丝分解栽培料来获得营养物质。在栽培料中要用适宜的碳氮比。菌丝生长阶段C/N以20∶1为宜,子实体发育阶段C/N以40∶1为宜。当氮源浓度过高,C/N值偏小时,就会影响正常出菇。当栽培料中的含水量低于40%时,也会造成不出菇或转潮后不正常出菇的现象。生产中要合理配制栽培料,为平菇生长创造适宜的营养条件。

五、光照、通气不良,发菌不好,难出菇或不正常出菇 平菇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而在原基分化时需要一定量的散射光。菌丝生长阶段能耐较低的氧气压,可以在半嫌气条件下生长。而子实体发育阶段,对氧气的需要量急剧增加,应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培育,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应高于0.5%,缺氧时不能形成子实体,即使形成,有时在菌盖上产生许多瘤状突起。所以,生产中在原基分化时期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并且适当通风增加氧气量。如果栽培料面菌丝长成老菌皮,长时间不出菇,说明料面板结,应尽早用小铁耙等在料面菌皮上进行浅层抓挠,深度不要超过0.5厘米,这样可以促进菌丝尽快扭结、出菇。

六、温差刺激不当不出菇 平菇菌蕾的形成需要8~10℃的温差刺激。在生产中由于环境温度不适应,昼夜温差太小或太大,都会致使难以现蕾。推迟出菇或不出菇。生产中要控制温差,刺激出菇。

七、病虫害的影响造成的不出菇 在菌丝生长期,杂菌污染栽培料后,因平菇菌丝生活力强,可将杂菌覆盖,但杂菌并没有除去,它和菌丝争夺养分,并分泌有害物质,抑制平菇菌丝正常生长,影响子实体的分化。害虫侵入栽培料后,咬食菌丝,菌丝断裂失水死亡,使菌丝正常生理代谢和物质转换受到破坏,造成不出菇。在使用杀菌剂、杀虫剂(如多菌灵、敌敌畏等)时,当使用浓度过高或过量时也会影响子实体的分化。生产中在发菌期要经常进行观察,及时处理被杂菌污染的栽培料。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浓度、方法和使用时期。

平菇生产只要根据栽培季节、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合理配制栽培料,按各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进行精心管理,避免造成不出菇或不正常出菇因素的发生,就会获得高产、稳产,增加生产效益。
Tags:平菇不 责任编辑:乐极生悲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夏季高温平菇栽培技术 [下一篇]平菇畸形的原因及其防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乐极生悲 乐极生悲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10 个
性别:保密
wwwoo@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平菇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平菇孢子(也就是平菇的种子)萌发温度在22℃~32..
· 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快
· 平菇应把成丛的子实体分开
· (2)减压浸泡将平菇放入配好的干燥卵白水溶液中
· 平菇覆土后的管理
· 平菇少可每3~5天通一次风
· 平菇属中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
· 使平菇始终在液面下

最新文章

· 平菇菌墙栽培防病五要点
· 使平菇始终在液面下
· (2)减压浸泡将平菇放入配好的干燥卵白水溶液中
· 平菇绿霉菌的最新防治方法
· 平菇覆土后的管理
· 而用卵白液浸泡和油炸法加工的平菇干制品
· 平菇应把成丛的子实体分开
· 室内种植平菇应注意哪些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