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平菇气象病害分析及对策
2015-08-07   来源:威海农批网  作者:冬哥殿下   字体:【 】  浏览:145次   评论:0
多年平菇栽培实践证明,春季温度异常大幅度突升或突降天气变化,可使同一气候区内,产生同一平菇气象病害,如管理不善,则1~7d内,平菇子实体出现大量萎蔫死亡现象,损失惨重。因此,研究食用菌气象病害,利用天气预报成果,制定有效的防御措施,对减少食用菌损失,提高种菇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典型个例及分析

1.1 典型个例 个例1:1992年4月下旬,笔者刚刚到武都县东江食用菌厂担任技术指导,4月21~25日,阴雨相间天气持续,环境日最低气温5.5℃,日最高气温19.0℃,日平均气温12.8℃,菇棚内日最高气温22.3℃,日最低气温11.5℃,日平均气温16.7℃,高于棚外4~6℃。棚内空气相对湿度80%~90%,适宜出菇,菌棒菌墙产生大量幼蕾,并且生长发育正常。4月26~30日,突遇特暖气团控制和高温猛晴,环境气温突升到日最高气温32.5℃,日最低气温14.8℃,日平均气温23.6℃,致使棚内日最高气温达37.6℃,日最低气温19.7℃,日平均气温26.8℃,4月29~30日,棚内菇大量萎蔫死亡。经检查,近期棚内无喷洒任何农药,一切管理正常,到市场调查,发现其他大棚菇农也发生类似情况。个例2:1998年3月13~17日,天气持续晴朗,气温回升快,笔者在气象局院内种平菇,当时环境日最高气温20.4℃,日最低气温5.8℃,日平均气温13.2℃,棚内日最高气温26.5℃,日最低气温11.6℃,日平均气温18.4℃,平菇子实体生长正常,3月18~20日,受北方特冷空气的侵袭,出现罕见的寒潮降温天气,一日间环境气温下降15℃左右,其日最高气温5.0℃,日最低气温-3.4℃,日平均气温-0.8℃,棚内日最高气温10.0℃,日最低气温0.0℃,日平均气温4.9℃。昨日杨柳吐枝,春意怏然,一夜间变成了冰天雪地的冬天,3~7d,方圆同一气候区内,特别是棚外室内平菇幼蕾及生长中的子实体出现大范围萎蔫死亡现象。经调查,以上两次受害平菇均为中低温性品种。

1.2 原因分析 一般中低温性平菇出菇最适宜温度在10~15℃,而广温性平菇出菇最适宜温度在10~20℃,大部分平菇菌丝生长最适宜温度一般在25℃。个例1反应,正常气候环境温度下,本地平菇4月下旬正处于最适宜生殖生长阶段,基质营养输送由菌丝体流向子实体,突遇持续一候左右的日最高气温≥32℃和日平均气温≥23℃的高温天气时段(菇棚内日最高气温≥35℃且日平均气温≥25℃)后,如不及时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则基质营养输送出现紊乱,变为由子实体倒流向菌丝体,进入营养生长,致使子实体营养供应停止或倒流向菌丝体而迅速萎蔫死亡。而在进入5月份后,随着环境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20.0℃后,由于中低温性平菇逐渐进入适宜菌丝生长温度段,而不适宜子实体生长温度段。因此,出菇逐渐停止,进入越夏养菌阶段,类似于上述温度突升情况下,也不会出现上述现象了。个例2反映本地平菇在3月中旬,正常气候环境温度下,正处于生殖生长出菇最适宜温度下界,基质营养缓慢流向子实体,子实体缓慢生长,突遇持续一侯左右,日最低气温≤0℃,日平均气温0℃左右低温侵袭后,如不及时采取增温保温措施,则基质营养缓慢或停止向子实体输送,使子实体逐渐萎蔫死亡,而在平均气温持续≤0℃的寒冷冬季,很难形成子实体幼蕾,因而,即使日降温幅度大,也不可能出现上述现象。

1.3 子实体死亡特征分析 从个例1和个例2比较分析,个例1子实体死亡速度很快,一般为1~3d即可大批死亡;甚至全军覆没。而个例2子实体死亡速度较缓慢,一般3~7d。个例1死亡菇体很快萎蔫霉烂,而个例2菇体却缓慢发黄萎缩死亡。

2 灾害性天气时空分布特征

从陇南九县1970~2004年3~5月气温资料分析,正常气温情况下,该时段突遇气温猛升到出现类似于例1天气出现的频率为30%左右,即平均三年一遇;该时段突遇寒潮、强降温出现类似于例2天气出现的频率为40%~50%,即平均两年一遇;但是此两种天气一旦出现,则范围广,尤其是自1986年以来,气候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在正常气候环境温度下,一旦突遇持续一候左右,环境日最低气温≤0℃,日平均气温0℃左右的寒潮、强降温天气,则会出现例2平菇冻害。同样,在正常气候环境温度下,一旦突遇持续一侯左右的环境日最高气温≥32℃且日平均气温≥23℃的高温天气时段(菇棚内日最高气温≥35℃且日平均气温≥25℃)后,则会出现例1平菇热害。以上两种情况在陇南市都发生在春季3~5月,即冷暖交替时节,其它时节很少发生类似现象。

3 预防对策

1999~2004年春季,共出现例2天气3次,例1天气2次。我们根据多年平菇栽培经验,通过对平菇栽培场址、菇棚建造方式和管理方法研究分析,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防御措施,通过近5年试验,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减灾效果显著,基本无出现例1、例2现象。而在调查中发现,常规管理方法有50%~60%的菇棚出现例1、例2灾害,损失较大,现将防御措施总结如下:

3.1 积极收听天气预报,采取有效措施,防患未然,是防御平菇气象病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春季根据各地气象部门发布的中短期天气预报来安排平菇生产,如果预报近期气温将持续升高,有高温时段出现时,应注意及时打开各菇棚通风窗,加大通风散热,用草帘遮挡太阳直射光线。此外,在修建菇棚时,应合理选择通风条件良好的场址。

3.2 陇南山区废旧山洞很多,积极利用陇南山区一些废旧的人工山洞或自然山洞栽培平菇,也是防御平菇气象灾害的可行之路。调查发现山洞种平菇很少出现例1、例2现象,由于山洞年气温变化是冬暖夏凉,洞外气温急剧冷热变化,对洞内气温影响较小,只要平时注意改善洞内增光和通风条件,洞内四季均可安全生产平菇。

3.3 研究表明,利用半地坑式温棚栽培平菇,受地温影响,棚内温度变化较小,在低温冷空气到来之前,及时用草帘遮盖温棚保温,尽量减少降温幅度,使其平菇幼蕾正常生长,雪停天晴后,白天可适当揭帘增温通气,晚上盖帘保温,待环境气温正常后,进入正常管理。在高温天气时段到来后,及时打开菇棚通风窗口,遮挡太阳直射光线,尽量减少升温幅度和速度,也是防御平菇气象病害的有效途径之一。

3.4 除上述预防方法之外,选择优良品种,科学按季节安排品种温型也是一条可行之路。

Tags:平菇气 责任编辑:冬哥殿下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当前北方平菇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下一篇]平菇栽培中鬼伞的预防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冬哥殿下 冬哥殿下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78 个
性别:保密
duanxia@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平菇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平菇孢子(也就是平菇的种子)萌发温度在22℃~32..
· 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快
· 平菇应把成丛的子实体分开
· 平菇少可每3~5天通一次风
· (2)减压浸泡将平菇放入配好的干燥卵白水溶液中
· 平菇覆土后的管理
· 平菇属中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
· 使平菇始终在液面下

最新文章

· 平菇菌墙栽培防病五要点
· 使平菇始终在液面下
· (2)减压浸泡将平菇放入配好的干燥卵白水溶液中
· 平菇绿霉菌的最新防治方法
· 平菇覆土后的管理
· 而用卵白液浸泡和油炸法加工的平菇干制品
· 平菇应把成丛的子实体分开
· 室内种植平菇应注意哪些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