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平菇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2015-08-07   来源:昭通农批网 四川农经网 作者:xiaoma哥   字体:【 】  浏览:145次   评论:0
一、菌丝徒长。在平菇生产中,常因菌丝徒长而造成菌丝密集成团,形成老菌皮不出菇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菌种老化或在一级菌种转管时用气生菌丝进行转接造成的。生产中如果菇房通气不良,温度过高,薄膜覆盖时间过长也会造成菌丝徒长而不出菇。防治方法:加强制种管理,在子实体分化期,增加菇房通气量,降低菇房温度。栽培中出现老菌皮时,及时除去老菌皮,划破菌块、菌膜催菇。

二、菌丝退化、萎缩。在发菌或出菇阶段菌丝变黄、变褐、萎缩死亡。这是因培养料碳氮比不适,或含水量过高,通气不良,菇房闷热等造成的。防治方法:调好培养料碳氮比,降低培养料含水量,适时播种,避免高温危害。

三、子实体萎缩、死亡。这主要是在出菇期因环境条件不适造成的。如低温型品种温度超过23℃、中温型品种超过28℃、空气湿度低于80%,子实体因水分大量急剧蒸发而萎缩死亡;喷水过多,造成小菇水肿,出菇很密时,营养不足,小菇因饥饿而死亡等。防治方法:根据栽培季节,选择适宜品种,避开高温季节出菇;出现菇蕾后,将菇棚湿度提高到90%,随着子实体长大加强通风。尽量避免直接往菇体上喷水。

四、畸形菇。(1)皱缩菇:菌盖小,皱缩,菌柄长,质硬。是因温度偏高和湿度过低引起。(2)大脚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是因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引起。(3)长柄菇。菌柄细长,菌盖很小。原因是揭膜过晚,光照不足所致。(4)菌盖上长疙瘩: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冬季,因栽培室内生火增温、二氧化碳积聚浓度过高,栽培袋靠近风口,冷风刺激引起菌盖生长失控而起疙瘩。防治方法:控制好菇房温度,出菇期最好控制在15~28℃,遇到高温时,要通过洒水和通风降温,出菇阶段,给予200勒克斯左右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适量通风,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在0.1%以下。
Tags:平菇常 责任编辑:xiaoma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夏季种植平菇的几个关键环节 [下一篇]平菇的栽培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xiaoma哥 xiaoma哥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78 个
性别:保密
1889868@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平菇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平菇孢子(也就是平菇的种子)萌发温度在22℃~32..
· 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快
· 平菇应把成丛的子实体分开
· (2)减压浸泡将平菇放入配好的干燥卵白水溶液中
· 平菇少可每3~5天通一次风
· 平菇覆土后的管理
· 平菇属中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
· 使平菇始终在液面下

最新文章

· 平菇菌墙栽培防病五要点
· 使平菇始终在液面下
· (2)减压浸泡将平菇放入配好的干燥卵白水溶液中
· 平菇绿霉菌的最新防治方法
· 平菇覆土后的管理
· 而用卵白液浸泡和油炸法加工的平菇干制品
· 平菇应把成丛的子实体分开
· 室内种植平菇应注意哪些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