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冬春平菇仿野生优质栽培
2015-08-07   来源:宁波农批网 杭州龙网 作者:mhmee   字体:【 】  浏览:153次   评论:0
采用仿野生栽培技术生产的平菇,不仅味似野生鲜美,而且能真正实现生态优质高产。即使在寒冬和低温的早春季节,也能在相对密闭的荫棚内,充分利用地温,生产出肥厚、鲜嫩的优质平菇。该法比常规栽培法增产60%以上,比菌墙等栽培方式增产40%以上,生物学转化率达220%以上。

一、菌丝体培养。采用高压或常压灭菌,按常规接种,培养达到生理成熟的菌丝体。也可以利用高温强碱性处理原料获得的发酵料培养菌丝体。具体做法:配料时加4%生石灰,以石灰水形式加入料内,拌匀。然后以1000公斤为1堆,堆闷发酵。料温达到60℃以上时,维持24小时,翻堆,反复2-3次。当原料手握感觉黏润并有弹性、呈茶褐色、无异味、pH值7.5、含水量65%时,摊开降温,装料发菌(或压块发菌)培养成无污染的满菌袋,无论熟料、发酵料、生料满菌袋,所采用原料可以是棉籽壳、玉米芯或其它代用料。使用的菌种应是经试验在当地表现综合性状良好的优质菌种。

二、荫棚建造。选择菜园、庭院或砂壤土质的优质土地建棚。棚内挖长20米、宽1.3米、深0.22米的畦,两畦为一棚。畦中间留人行道,四周整实。起拱时用直径4厘米以上的毛竹对折成拱,然后用横竹加固,上覆薄膜并盖上草苫(也可以是各种秸秆编织的遮荫物)。

三、菌袋码放。把长30厘米的袋子(若为长袋可截开)脱掉塑膜,按倾斜75度角码放菌袋,直至满畦。码袋时须认真检查袋子是否感染杂菌。若有,应用利器剔除,以防蔓延。

四、覆土处理。覆土材料以壤土为佳,深秋和冬季、早春用1%石灰粉处理,晚春、早秋及夏季用3%石灰粉处理:把石灰粉均匀拌入土中,力求无大颗粒。处理后的土壤可覆盖码放好的菌袋,以袋上端土厚1.5厘米为宜,并用扫帚扫平。

五、灌水要求。可用水泵抽取地下水或其它清洁水源,从畦一端漫灌,直到畦内充分渗透,并让水在畦内保持12小时(若是出过菇的袋子,易上漂,可在水渗透下后再按平)。经此法漫灌,上覆土一部分可能下沉。待畦内水渗透完后,再撒一层土并扫平,然后撒泼营养水(由2%尿素、0.2%硫酸镁、锌及微量的恩肥、高美施或其它生长素、高效液体复合肥组成),使新撒土湿而不陷,表皮稍干后能粘起。

六、高产原理。按常规法生产平菇,制约高产的主要因素是出过头茬菇后,损耗的水分、养分补充困难、菌丝易老化,难以出好二、三茬菇。采用该技术,每采一茬菇可灌一次营养水,使菌丝体相对保持养分、水分充足,可延长菌丝生命和出菇期。覆土灌水后一周,新生菌丝把整畦菌袋联结为一体,在出菇、生长过程中,土壤不断补给菌丝体养分、水分,所以在出二、三茬时仍然菇体肥大、鲜嫩,后劲较足。由于棚内湿度适宜,遮阳良好,从小菇蕾形成到成熟采收,长菇环境就象潮湿的林荫地一般,克服了常规栽培空间湿度难以控制和菌袋难以补给养分、水分的弊端;加上微肥、激素、生长素可以随灌水渗入土壤,便于菌丝体吸收利用,所以能获得稳产高产,优质高效。
Tags:平菇仿 责任编辑:mh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平菇爆发出菇的新管理技术要点 [下一篇]平菇培养料中不慎拌入了除草剂,..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hmee mhmee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6 个
性别:保密
mhmee@mmrens.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平菇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平菇孢子(也就是平菇的种子)萌发温度在22℃~32..
· 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快
· 平菇应把成丛的子实体分开
· 平菇少可每3~5天通一次风
· (2)减压浸泡将平菇放入配好的干燥卵白水溶液中
· 平菇覆土后的管理
· 平菇属中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
· 使平菇始终在液面下

最新文章

· 平菇菌墙栽培防病五要点
· 使平菇始终在液面下
· (2)减压浸泡将平菇放入配好的干燥卵白水溶液中
· 平菇绿霉菌的最新防治方法
· 平菇覆土后的管理
· 而用卵白液浸泡和油炸法加工的平菇干制品
· 平菇应把成丛的子实体分开
· 室内种植平菇应注意哪些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