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农村电子商务,即利用互联网线上平台完成农业物资的采购和农产品的销售,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销售模式,实现各个环节的电子商务化。 2015年11月,国务院提出将在2020年初步建成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一时间农村电子商务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各大电商平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可否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网民数量的增加,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但是,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 
第一、农民对电子商务技术不熟悉,不知道如何进行宣传推广 这是一个可以预见到的问题。现在农村的年轻人一般都告别土地,进城务工了,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年纪多在三十岁以上,受教育程度不高。虽然现在互联网普及程度大大提高,但是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事物;而且这个年龄已经错过了学习记忆的最佳时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明显弱于年轻人,所以,即使进行培训他们也很难一次完全掌握。 因此,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技术问题。对此,电商平台和政府可以联合成立专门的技术培训队,定期下乡为村民普及相关互联网知识,帮助村民解决技术问题,循序渐进逐步消除农村电商发展的技术壁垒。 
第二、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最后一公里”问题难解 互联网和物流系统是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两大基柱。然而中国目前的物流网络大部分只能覆盖到县一级,而延伸到乡镇甚至村一级的网络尚待开发。知乎上,有个黑龙江淘宝卖家称,从五常到上海的快递需要六天。由此可见商品运速慢、农产品在运送途中的保鲜防腐问题也急需解决。因此,电商巨头们在实施电商下乡计划时也应加紧采取措施,建立农村物流服务站,发展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 
第三、农户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现阶段农村的网店一般还停留在家庭式、作坊式阶段,一家一户手工生产,单打独斗,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实力较弱。而规模化经营是任何想要长久存在的产业的必由之路。所以,电商巨头和政府应对农村电商发展进行整体规划,提供项目引导其联合扩大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