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头,吃中饭的时间到了,在威海某处建筑工地旁,几个农民过坐在地上吃着他们的中饭。三个米饭,一盘快餐,依稀可见除了素菜,还有肉类。路上随风扬起的尘土,被他们就着馒头咽进了肚子里。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吃完,才好接着去干活。 
从图上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已经上了年纪的老龄农民工。一般的建筑工地对民工年龄是有要求的,在他们看来,只有年轻的小伙子体力才是巅峰期,而一旦上了年纪,就会被建筑工地淘汰。于是许多这样的老龄农民工,为了能在工地谋上一份工作,通常都会通过平时运动和锻炼,不管是身材或是体力比一些年轻小伙子还要好,只要他们谎报一下年龄,就可以顺利在工地”安家“。 
其实像这样的老龄农民工并不在少数,中国人现在最忧心的”未富先老“”老龄化“的现象已经抢先一步在民工群体中出现。据统计,在农民工群体里将近有四千万的老龄农民工依旧在上演”延迟退休“的苦与累。不管是民工、保安或是保洁员,你都能看到上了年纪的农民工为了多赚点钱养家,依旧辛苦奔波在这个至今没有容纳他们的城市里。 
在城市生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对于这些从农村来到城市,拿着最少的工资,干着最累的活的农民工。为了省钱,他们基本都是几个人,一起挤在一个房间里,那个房间就是他们在城市的家,一张木板床,一床薄棉被,几条换洗衣服,这几乎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甚至在某些地方,还会有一元公寓,专门为农民工开设的,只要一块钱,你就可以拎包入住。 
除了住房要省钱,不管是吃饭、穿衣、出门,他们都会勒紧裤腰带能省一点是一点,省出来的钱就能存着贴补家用或者等儿子结婚的时候,就可以凑聘礼钱了。许多老龄农民工愿意来城市干活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身上背负的不仅是为了给自己养老,也是为了能帮自己的儿女一起养一个家。 
在外打工的农民工都有一个共性,会把每天每年的开销支出收入都会记成一本本账本。像这张纸条上,就详细记录了一位老龄农民工2015一整年的打工收入为17230元。 
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为了使广大农民享受到看病的实惠,于是国家推出了农村医疗。图为一位老龄农民工2015年治病的费用,第一次治病金额971元,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回补650元,第二次治病花去人币1205元,回补777元。 
然而农村医疗是国家给农民的优惠政策,如果农民进城打工,那就另概别论了。众所周知,不管你是白领、快递员、清洁工或是农民工,你所在的公司企业必须要与你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并且必须缴纳五险。 
但是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老龄农民工却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根据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显示,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仅占38%,参与养老保险的仅占16.7%。 
虽然如今不少企业都明令禁止60岁以上的农民工一线作业。但是老龄农民工的数量却只增不减,一再冲高。归根到底,就像一位老龄农民工说的:“只要我身体好,还会继续打工劳动下去。虽然有些企业嫌弃我年纪大不肯用我,但是少个十几二十块也成,只要能让我干活。“ 
“毕竟儿女都在外务工,收入也不高,我也只能尽量帮帮忙,总不能在家拖儿女后腿不是?可是万一有一天,我真的老了,连床都下不去了,那这个家该怎么办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声明:文章中文字内容属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媒体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田园互联”,了解田园乡村故事。 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