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食物那么多,却就有这么几种食物,爱的人很爱,恨的人巴不得它别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比如“臭豆腐”“榴莲”就是最好的例子,它们虽然闻起来臭,可是吃起来香阿。可是图上这货,相比臭豆腐和榴莲,它的功力高的可不止一点半点儿。 
这货,大家肯定知道它是啥。它叫鱼腥草,是一种在南方很流行的另类食物,很多人贪恋它的刺激性味道,将它做成很多菜肴。但也有很多人厌恶它腥膻的味道,中医也把这种另类食物拿来当药材用。 
为什么要叫它鱼腥草呢?在《名医别录》里,唐苏颂说过:"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意思就是,这玩意儿就喜欢在阴冷潮湿的地方成片生长,比如山地、沟边、塘边、川埂或林下湿地,因为叶子有腥气,估计跟鱼腥味差不多,所以就叫它鱼腥草。 
每到夏季,鱼腥草茎叶茂盛花穗多的时候就可以采割,就可以直接拿去市场上卖,一般食用鱼腥草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凉拌鱼腥草了。 
除此之外,新鲜的鱼腥草去除杂质,洗净,切断,干燥后就可入药。众所周知,鱼腥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的功效。 
但是呢,这么个好东西,却含有马兜铃内酰胺。马兜铃内酰胺诱发肾脏损伤与马兜铃酸类似。所以食用鱼腥草可能引发马兜铃肾病。而且在2006年6月,鱼腥草注射液等七种中药注射液被叫停,以及连续不断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所以考虑到有潜在的肾毒性、致癌性,鱼腥草还是少吃为好。当然,如果明知风险,为了满足口欲,偶尔食之,就好比油炸食品、烧烤,知道致癌性还要去吃,吃货的心思还是要理解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声明:文章中文字内容属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媒体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田园互联”,了解田园乡村故事。 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