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茯苓链孢霉菌
2015-08-07   来源:榆林农批网 中国农化服务网 作者:room   字体:【 】  浏览:160次   评论:0
链孢霉菌NeurosporasitophilaSh.etDodge,又叫好嗜脉孢霉或红粉菌、面包霉菌、脉孢霉、串珠霉。属子囊菌亚门,粪壳霉目,脉孢霉属。是食用菌菌种生产中威胁性很大的杂菌。发生蔓延较快。

症状原种受害后,棉花塞外面形成肉红色至红色的分生孢子堆,包围整个瓶口,并且稍触动就有撒粉扩散的现象。菌种瓶内的菌丝由灰白转为黄白色。

病原该病菌无性世代属于半知菌亚门,菌丝无色,多隔膜,分生孢子梗从菌丝长出,在分生孢子梗顶端生成分生孢子,初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分生孢子呈长链状,可分枝,后期,菌丝可断裂成分生孢子,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粉红色或桔红色,粉状。

发病特点该病菌分布广泛,生活在有机物质上,经气流传播蔓延,培养料消毒不彻底、接种室或接种箱消毒灭菌不彻底、接种时没有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棉花塞受潮后未更换、菌种袋有伤损裂中接种用的原种或母种中带有杂菌可污染培养料。链孢霉喜高温高湿,氧气充足时生长迅速。菌种培养室的空气湿度高、通风不良有利于该病的发生与传播,病菌的发生与菌种生产房间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条件有密切关系。

防治方法

(1)搞好菌种生产房屋的环境卫生,将废弃物集中处理及深埋,防止病菌的生长与传播。

(2)对培养料进行彻底灭菌,避免棉花塞受潮,减少对菌种袋的损伤。

(3)对接种场所及用具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

(4)接种时,及时更换棉花塞,在棉花塞上撒一层石灰粉吸潮防菌。

常用药剂高锰酸钾。
Tags: 责任编辑:room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茯苓白蚁 [下一篇]茯苓曲霉菌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room room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0 个
性别:保密
romm@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茯苓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如果茯苓表面生长出白色绒毛(菌丝)
· 当茯苓表皮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时
· 要防止茯苓长出土面日晒雨淋而烂掉
· 即茯苓长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继续长大时采摘
· 蚂蚁蛀蚀茯苓的料筒及菌种木片
· 茯苓菌核变硬、表面呈黄褐色即可陆续采收
· 砍伐后的松树根桩也是栽培茯苓的原料
· 直接关系到茯苓产量高低

最新文章

· 采收时防止挖破茯苓
· 蚂蚁蛀蚀茯苓的料筒及菌种木片
· 人工栽培茯苓时
· 茯苓菌核变硬、表面呈黄褐色即可陆续采收
· 在食用菌栽培中以香菇、木耳及茯苓受害最严重
· 茯苓种植后经10个月左右的生长
· 空气相对湿度过低、幼体生长衰弱、残留在栽培床..
· 茯苓场防牲畜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