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茯苓的三种繁殖方法
2015-08-07   来源:宁波农批网 中国生活网 作者:如果有如果的话   字体:【 】  浏览:191次   评论:0
繁殖茯苓有3种方法:一是挑选质地坚实、外皮褐色、肉嫩白色作种,传引在松树蒲头或木段上,称为“肉引”;二是将传引上菌丝的松木段锯成短节作种,接在干燥木段上,称为“木引”;三是采用培养菌种接种,称为“菌引”。三种方法中,肉引连续生长时间长,传递多代后,逐步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甚至不结苓,而且耗种量大,一般占产量1/8;木引耗用松材量大,产量也不高;菌种接引可节约大量商品苓作种,又可获得高产稳产。
Tags:方法 责任编辑:如果有如果的话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茯苓栽培技术(下) [下一篇]茯苓的种植和加工(下)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如果有如果的话 如果有如果的话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3 个
性别:保密
rug@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茯苓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如果茯苓表面生长出白色绒毛(菌丝)
· 当茯苓表皮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时
· 要防止茯苓长出土面日晒雨淋而烂掉
· 即茯苓长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继续长大时采摘
· 蚂蚁蛀蚀茯苓的料筒及菌种木片
· 茯苓菌核变硬、表面呈黄褐色即可陆续采收
· 砍伐后的松树根桩也是栽培茯苓的原料
· 直接关系到茯苓产量高低

最新文章

· 采收时防止挖破茯苓
· 蚂蚁蛀蚀茯苓的料筒及菌种木片
· 人工栽培茯苓时
· 茯苓菌核变硬、表面呈黄褐色即可陆续采收
· 在食用菌栽培中以香菇、木耳及茯苓受害最严重
· 茯苓种植后经10个月左右的生长
· 空气相对湿度过低、幼体生长衰弱、残留在栽培床..
· 茯苓场防牲畜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