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秋季香菇出菇期管理
2015-08-07   来源:开封农批网 中国农业科技网 作者:L霞   字体:【 】  浏览:147次   评论:0
①拉大昼夜温差。白天气温高,盖层薄膜,可使菇畦内温度比膜外高出2℃~3℃,夜晚10时后打开薄膜,使温度迅速下降。连续几天,原基就会大量暴露出菌筒表面,发育成菇蕾。

②控制菇场湿度。转色后,初期维持菇畦相对湿度在85%左右,随着大量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后,降低空间相对湿度至80%左右。

③适宜创造干湿差(菌筒含水量)。秋菇前期,菇筒内部含水量较充足,完全能满足第一批菇子实体生长的需要,不用浸水催菇。第一批菇采后,停止喷水,掀膜通风,让菌筒表面干燥1~3天,再盖上薄膜提高畦温,促进菌丝生长。2~3天后,采后留下的菇穴会发白长出菌丝。这时再喷水增湿,掀膜通风,促使下一批菇生长。

④保证通风,减少畸形菇。气温在23℃以上,每天早、中、晚各通风1次;气温在18℃~23℃,早、晚各通风1次;气温在17℃以下,每天通风1次即可。要在给足水分的前提下,保证在子实体生长期间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⑤预防杂菌感染,延长菌筒寿命。可在地板、墙壁、菇架上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也可用1%漂白粉溶液冲刷地板,以防止杂菌侵染。
Tags:秋季香 管理 责任编辑:L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美味香菇丝的加工 [下一篇]玉米、香菇立体种植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