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普普通通的小麦面粉,经过巧手加工,变成海螺、贝壳、花生壳、大风车一样的仿真小食品,身价立马就不一样了。这就是济南市下岗女工高洪娣的独特发明。
高洪娣原是一家食品企业的工作人员,长期以来对食品开发研究情有独钟。由于市场经济的原因,她所在的企业也濒临危机,无奈之下也成了下岗就业大军的一员。
下岗后,高洪娣并没有消极放弃,而是凭着她在食品企业长期滚打摸爬的本领,研制生产出几个品种的产品,为饭馆、餐馆、粮油门市、中小型超市搞起了配送。经过几年的经营,高洪娣也小有成就。
近年来,由于小麦的单产总产年年提高,一般农户家藏万斤小麦已属正常,但销售价格却不尽人意,每公斤1元钱都很难出手。而目前市场上除各种方便面、面条、糕点、面包外,尚无其它品种,而且这些产品都采用的是传统的加工方式,没有新颖性、独创性,市场已趋饱和。怎样利用小麦面粉来加工新型多样产品,即物美价廉、营养丰富,又在市场上独具一格、为一般人接受?这是一个很值得开拓的市场,高洪娣迅速地捕捉到这一机会。她将现有生意交给有关人员打理,自己悉心研究起小麦面粉新型产品的加工。在工程师的帮助下,经过反复试制、改进,2002年,高洪娣终于研制成了一种多功能面食机,它不仅能生产海螺、贝壳、灯笼、锅巴、花生壳、银耳等众多仿真小食品,还可生产意大利风味空心面条、螺旋通心粉,山西刀削面、鸡蛋龙须面、河南烩面、兰州拉面、银耳面、贝壳面。不仅小麦面粉可使用,还能使用玉米杂粮粉、淀粉、大米粉等各种面粉。经有关专家及食品行业人士评定,该机的新颖性、实用性在目前小麦面粉加工机械市场方面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她已依靠山东济南科创电研究所对该机进行定型生产,并已批量投放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