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转变发展方式 致富道路顺畅
2010-12-01   来源:韶关农批网  作者:噩梦之王   字体:【 】  浏览:42次   评论:0

自从新农村建设和现代烟草农业的惠风吹到泸西大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房屋亮了、村庄美了、家庭和了……一个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泸西大地不断涌现。 在金城、白水等片区,除规模宏大的烟田外,采用“煤造气集中供热”系统的密集式烤房也是最吸引眼球的。由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推进,新的科技产品和新的生产理念、新的组织形式、新的耕种方式一道,走进了农村,拓宽了烟农们的视野,改变了他们的传统观念。 在泸西烟区,烟叶基层站将培训农民作为一项基本职能,采取学习、分析、讨论等方式积极开展以现代烟草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结合专业化服务队伍的组建,强化现代烟草生产组织方式的宣传,引导烟农转换传统生产观念、提高对现代烟草农业的认识,着力打造一支“理念新、业务精、素质高”的现代、新型烟农队伍。部分烟站还建立了科普室、样品室等,成为当地烟农种烟的“图书馆”和“博物馆”。 2010年,泸西共组织召开烟农培训会1270场次,培训技术员、烟农71552人次。 同时,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要求,开展现代烟草农业信息化建设,依托“红河数字烟草”信息平台,进一步拓展烟叶信息系统管理功能。通过完善信息化网络建设,实现对烟田规划、合同签订、育苗、现场远程监控等生产经营环节的信息化集成管理,将信息系统建设成集生产管理、收购管理等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切实加强气象预报、栽培技术、防灾减害、生产收购等环节的信息化服务,实现基地单元全过程管控、全流程覆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烟叶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了管理方式的现代化。 “过去没有技术能种烟,现在有了技术种好烟”如今已成了烟农们对科学技术最直观的感受。 现代烟草农业最大的收益是什么?泸西县的不少领导认为,就是农民观念的转变。 过去,泸西不少乡镇交通不便,农民生产观念很落后。很少有农民愿意花钱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病虫害统防统治推不开、农用机械没人买,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逐步推进,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种植经验冲击着传统的小农意识,农民们慢慢发现,花“小钱”买“科技”,能赚大钱。合作社、专业队、机械作业等新方法、新技术开始在烟叶种植以外的产业迅速推开。 水稻种植引进了小型农机,不少村还成立了病虫害综合防治队伍,对水稻等作物进行病虫害专业防治;金马镇今年新建了几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帮助社员开拓市场,寻找销路,降低了社员们的农机、农药、化肥的购买成本,使果农们的收入大大增加…… 今天的泸西烟区农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过去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变强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环境好了,对美好生活越来越向往,对现代烟草农业的感激之情说不完、道不尽。 在白水镇大衣村,62岁的李福老人只有一个儿子,没想到出车祸遇难,弄得白发人送黑发人,剩下他与老伴相依为命。由于家里没有劳动力,想自己从头到尾种一季烟非常困难。今年县里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出一批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老两口在村里为一些种烟大户绑烟等打零工,一年下来收入有7000多元,生活不愁。 金马镇小核桃村,原来村里财政困难,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为零,自从种烟以来,村民收入大大增加,村路修好了,村民骑上了摩托车,住上了小楼房,成了致富村…… 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帮助下,像这样脱贫致富的故事在泸西烟区还很多。 正如金马镇石缸冲村烟农代金华所说:“现在的农村,烟农已经不再怕病虫灾害,不怕劳动负担,不怕没钱可挣。”原来的好吃懒做的变成了今天的种烟能手,原来的贫困村变成了今天的致富村……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李福、代金华只是千百个分享烟基建设成果的烟农代表,从他们对烟区建设的支持和心底里流露出来的赞许和感激之情,折射出广大烟农对烟基建设的充分肯定,折射出他们对党和政府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最大支持。 根据《云南省泸西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2010-2012)》,2010-2012 年,泸西县共规划建设中枢、逸圃、午街、金城、白水、东山六个基地单元,规划基本烟田面积31.23万亩,项目预算总投资4.67亿元。烟水、烟路、密集烤房、育苗工场和烘烤工场等综合设施全面配套…… 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宏伟蓝图下,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不再是个梦。

Tags:方式致 富道路 责任编辑:噩梦之王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农民劳动并快乐着 [下一篇]刘惠敏的特养致富经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