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栋小洋楼,一个标准篮球场,一座集阅览?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室,兴安县兴安镇红卫村的村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
红卫村是兴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范?说起这里的变化,村民们觉得,全靠村里有了能在关键时刻为村里发展把准方向的“刘方向”?
“刘方向”真名刘方相,刘方向是村民对他的亲切称呼?2002年6月,他当上了红卫村党总支部书记?从那时起,他带领班子团结协作,积极投身到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环境上,让2008年冰灾中的重灾村成了富裕文明的新农村?
2008年,一场特大的冰冻灾害使红卫村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全村35座住房6座倒塌,其余全部成了危房?刘方相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发动村民开展生产自救?4个月后,村民不但家家户户住上了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小洋楼,而且有了沼气池,有了可以休闲?学习的文化楼……红卫村成了兴安县新农村建设的榜样?
人地矛盾是村里的热点问题,刘方相组织支部成员调查研究,决定将全村人所有的水田?山地?果园等以各种形式入股,村里成立公司,实现“土地流转?集中管理?统一经营”?依托新村良好的环境,公司办起了多种休闲项目,种植无公害水果?蔬菜?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00元,比全区农民人均收入高出2000多元?村民们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党?认识了党,村里每年都有两到三人被推为入党积极分子,农村党员也越来越年轻化?
“党员要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提高素质,努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刘方相说,他每天都在想着怎样让村民们多赚点钱,生活过得富裕一点?他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