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李武友:同栽果树同致富
2015-11-04   来源:乌鲁木齐农批网 乐山日报 作者:角落   字体:【 】  浏览:120次   评论:0

    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乡光辉村,提起李武友,十里八村的乡亲恐怕没人不知道。

 

其中,不少村民还接受过他的帮助,因此走上致富路。

 

李武友其实是一名残疾人。就是这样一位身残志坚的汉子,在逆境中凭借自己的勤

 

劳与智慧,靠种果树脱贫致富,并以大爱之心,助人为乐,帮助周围更多的贫困村民和

 

残疾人脱贫致富。

 

种植果树发家致富

 

10月27日,沿着崎岖的山路,记者一行来到李武友的家。

 

进得院内,水泥院坝、砖木结构的房屋显得干净整洁;走进屋内,沙发、茶几、电

 

视等一应俱全,女儿、女婿、爱人等一家人其乐融融。

 

倘若把时光拉回到47年前,李武友的家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据李武友介绍,当年他出生一个多月时,不知什么原因整个右手臂不能活动,父母

 

四处求医,病情始终不见好转,最终落下了残疾。记者看到,相对于平常人的手臂,李

 

武友的右手臂明显细小、肌肉萎缩,且手腕扭曲变形。“不能自主活动,也用不上力,干

 

活等全靠左手。”李武友告诉记者。

 

就是凭借着左手和健全的大脑,李武友完成初中学业,后来由于家贫辍学。在这几

 

年,虽然有不向命运屈服的坚强意志,但终因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李武友及其家

 

庭的贫困面貌始终没有什么改观。

 

转机出现在2002年。这一年,在马边残联和科协的推荐下,李武友种起了黄金梨。

 

李武友告诉记者,当年就种了2亩多。成活后第二年就开花结梨,见到了成效。这让他

 

既激动又兴奋。

 

虽只有初中文化,但李武友深知科学种植的重要性。为此,除了认真向该县农业局

 

等相关专家请教外,他自己还出钱购买了《梨树高产栽培》、《农村百事通》等农技图

 

书,边学边干。通过勤学苦练,李武友逐渐掌握了梨树育苗、嫁接、栽培等技术。

 

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李武友梨树种植品种在增加、规模在扩大,同时还发展种植

 

优质枇杷、核桃和茶叶等。“通过租赁荒山,目前已发展种植梨树50多亩、核桃10余亩

 

、枇杷近20亩,同时间种茶树10多亩。”李武友介绍。

 

优良的品种、科学的管护,再加良好的营销,使李武友所产的水果广受欢迎。良好

 

的经济效益也使李武友的日子越过越好。

 

回馈乡民共同致富

 

致富不忘挖井人。“这么多年来,县残联等部门经济上帮扶、技术上支持,同时还组

 

织外出参观学习、免费发放果苗等,让我很受感动。”懂得感恩的李武友,决定把这份组

 

织给予的关爱扩展开来,帮助周围和自己一样的残疾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2008年,在该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指导下,李武友先后创建马边建设乡武友优质果

 

、苗协会和武友水果专业合作社,发展残疾人和贫困群众会员、社员40多名,租赁荒山

 

500亩,并向他们免费发放优质梨树、核桃树苗和茶树苗,以科学种植发家致富。

 

为了让大家充分利用良好生态环境发展茶叶产业,2011年,李武友把自己从马边县

 

农业局领取到的100亩、30万株茶树苗,连同自己购买的12吨有机肥无偿发放给周边的

 

残疾人和贫困村民。

 

为了提高果树品质,李武友专门组织成立“残疾人果树嫁接服务队”,手把手向大家

 

免费传授果树嫁接技术,服务乡民,增收致富。

 

经过7年发展,现如今,李武友的果、苗协会已发展会员100多名,水果专业合作社

 

发展社员80多名,带动该乡光辉、新民、红光等10余个村庄200余户残疾人和贫困群众

 

脱贫致富,成为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2008年,李武友创建的马边彝族自治县武友果树种植基地被市人社局和市残联授予

 

“乐山市残疾人就业扶贫先进基地”荣誉称号。2013年5月,李武友受到省科协、省财政

 

厅表彰;去年4月,武友优质果、苗协会受到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表彰。

Tags:李武友 责任编辑:角落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建生态庄园 嘉陵退伍军人要当致富.. [下一篇]托里镇农民袁建刚种山药致富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