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围观丨城会玩!顺德中心城区建起农业科普基地!
2016-06-02   来源:江门农批网  作者:帅到跌渣   字体:【 】  浏览:54次   评论:0

南方农村报记者 喻淑琴 见习记者 陈泽武

体验农趣,增长科普知识,放飞心情,这对于一直在校园里埋头苦读的学生和朝九晚五的都市白领来说,是一件多么渴望的事。如今,生活在佛山顺德大良的青少年朋友们有福了。5月31日,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中心城区的“植?得”大良青少年农业科普体验基地正式揭幕启用。

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中心城区的“植·得”大良青少年农业科普体验基地。

5月31日,佛山市顺德区中心城区的“植?得”大良青少年农业科普体验基地正式揭幕启用。廖家乐摄

该基地位于轻轨顺德学院站附近,占地面积52亩,离顺德中心城区仅十多分钟车程,由顺德区农业局、大良街道农业和社会工作局、街道团委、大良青年中心通过联合大地园林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佳道理农场等社会资源携手打造。基地包括科技示范区、种植体验区、拓展活动区、农产品和农具展示区、休闲观光区五个园区。

第二课堂 让农业知识鲜活起来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大良街道党工委委员、共青团大良街道委员会书记孙丽丽在致辞中引用了《论语》中的这句话。事实上,现在确实有不少都市人“五谷不分”。在孙丽丽看来,“科普与正规教育的融合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兴趣以及学习效果,校外自然是青少年学习的第二课堂”。

形态各异的农业用具

基地以“植?得”为构思,倡导“有植才有得”的理念,以“青少年综合素质成长”作为切入点建立。投资此农场的顺德大地园林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苦心经营农业十多年,在以工业制造为主的顺德来说,实属不易。在他看来,“中小学生和青少年,很多农业器具都没见过,农产品品种也不熟悉,之所以要建立这个科普基地,是想以一种公益的性质尽自己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

热爱土地热衷农耕的农场主炳哥

据介绍,基地主要为大良辖区内的青少年提供课外实践活动、拓展训练、学农活动、亲子活动等服务,期望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普及农业环保知识,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培养科学意识与方法。

体验农趣

基地开幕时,迎来了第一批体验学员。他们磨米浆、逛农场、摘果蔬,充满乐趣。于顺德区农业局副局长叶彩洁而言,农场的事物更多是童年的乡土回忆,是一种乡愁,“我们小时候去捉鱼摸虾、摘桑果,可能有一些在座的青年朋友未必经历过,但那种经历留下的情感很深刻,也希望这种快乐和乡愁不要因为现在的环境在青少年消逝。”她表示,当孩子拿着一把谷却不知手中之物就是每天吃的米饭时,她被触动了,“我们应该有这个社会责任、有这种情怀去为下一代做一些事。”

农业科普 让创新氛围浓起来

顺德2013年被认定省现代农业示范区,2015年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5年全区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6.27亿元。全区农业平均亩产值近3万元,居全省前列。

顺德种植日历

该基地的成立,隐含着农业部门的良苦用心,并可窥见顺德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走向。在顺德农业局负责人看来,基地的建设主要是想让青少年朋友能够走出来,回到大自然,回到农场,体验科普知识的奇妙和辛苦耕作的不易。同时,该负责人表示,发展现代农业同样需要创新驱动,创新需要人才,而青少年正是人才的希望,关注青少年农业科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关注顺德农业的未来。

“科普与科技创新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三产融合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顺德大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大良农业和社会工作局局长冼文生表示,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一部分,在大良这种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互动’凸显农业产业发展新方向。科普基地的建立,能让大良的广大青少年又有一个休闲观光的好去处。青少年通过实地体验和感知,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识,也更能激发他们对农业的兴趣,培育农业创新的氛围。”

Tags:农业科 责任编辑:帅到跌渣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水稻常见药害诊断 [下一篇]上市在即,火龙果大基地都在忙啥..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