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是我社的根据地,农户存款占据着我社存款的相当一部分。农户只有有了收入,生活有了保障,解决了基本生活,才会将多余的钱存入银行。笔者专门到当地一粮食收售个体户进行了学习了解。着重关注了当地农户种植的小麦、玉米、花生等的价格,并从此价格中联系到农户收入,及其会有多少剩余的钱存入银行。 首先,来分析当地农户都种哪些农作物。这里的农户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当然,茶叶是这里的主导产业,也有部分农户会选择种植温室黄瓜等。也有少量的黄豆、地瓜等,由于其种植的已经比较少,且难以形成规模,就不分析了。 
知乎网友: 正好回老家,家在河南,我们村子1473人口,耕地是953亩,平均下来,人均耕地少的可怜。我家为例,五口人,2亩耕地,主要是冬麦和夏玉米一年两季。一亩冬小麦,算上耕地农机管理,种子,化肥,农药,机械收获等投入400~500元,亩产800斤小麦,按价格1.2元/斤,收入是450左右。夏玉米,同理投入400以上,我家玉米亩产800斤,价格是1.14元/斤,收入是480左右。一年亩收入是930左右。前提是气候没有较大起伏,如果遇见旱季,收入更少。我家2亩地,年靠种地是2000元左右,种地不能满足生活需要,种地粮食是为了满足口粮消耗。不同地区的利润率是不一样的,相差也是不小的 天涯网友:这个问题没法回答,中国这么大。有的地方种地也发家了,有的地方种地没有利润,就是刚刚够活下去。 网易网友:利润? 利润是在市场经济中产生的话,那就没得准。 我家乡是国内最大的百合种植产区,本地人种植百合有三十年历史,产业水平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 市场好的时候,一亩地产值万元以上,市场不好,亏损万元。。。。所以理论上讲搞农业是没有利润的。投入的资金在大起大落的风险中被消磨掉。 当然我说的是以市场方式运作,而上面很多人都是以小农个体来看的,他们往往忽视了农业的要素的投入,比如农民自己家的土地,自己投入的劳动力以及部分种子是自己的(我这里种植百合的专业户没有能赚到钱的,或许某年能赚钱但是终究要亏回去,农民因为不考虑土地成本,劳力成本,也不考虑滞销的损失)。 小编总结:在市场经济下这些事没法统计的。不同区域和种植不同的东西利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 要结合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统计好利润。但是小编觉得只有不努力的农民,没有赚不到钱的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