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几位华南农业大学学生自发的“支持大学生去探寻,一群山瑶族人和一粒脆柑的故事”的众筹活动火爆网络。项目经过20天的众筹后,已筹集资金4086元,获得127位网友支持。 据了解,此次众筹分为支持5元、18元、48元、88元几个类型,其中,“支持48元,可获得5斤山瑶脆柑”这一项获得56位支持者,占总支持人数近一半,这说明网友们充分认可山瑶脆柑的品质,对11月份即将上市山瑶脆柑充满期待。 支持48元,获得5斤山瑶脆柑得到最多网友支持
据了解,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为几名华南农业大学的在校学生,计划众筹路费利用周末和暑假等空余时间去果园考察。5月-11月,历时七月,以大学生的视角去观察一脆粒柑如何从微小的幼果长大成果,期间经历怎样的生产过程和哪些故事。他们会将所看到的东西真实地呈现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清楚口中的山瑶脆柑是怎样种出来的,同时以辨证的角度去看待传统农业,学习可取的地方,并思考自己学习的知识能否对农业生产有所帮助。 参加此次探寻活动的学生来自华农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其中黄灵珍是果树学大三学生,虽然专业课内容主要是果树栽培管理,但平时很少去果园,从来没有实际运用过课堂知识。得知惠东县有一群山瑶族人种植山瑶脆柑,与她目前所做的水果标准化生产和品牌营销的实习工作相吻合,所以就参与了探寻考察活动。 据介绍,本次众筹所得的资金,一部分将用于来往果园的交通费用,一部分用来向果园购买脆柑回馈给支持他们的网友。同时也将分享他们探寻的故事,以及一路来的所见所闻。 众筹结束后,他们就正式开始了果园探索之旅,那么他们究竟去这个富有神奇色彩的山瑶脆柑园里看到什么了呢?一起听听他们的声音: 雨后的果园,水珠在叶上打滚
偶尔还能见到一些有趣的小动物

这次去作为第一次去果园的经历,以下内容摘自项目组成员的记录: “作为一个果树学专业的学生,这样一片2000多亩的果园,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学习之地。去之前就听说果园的老板对脆柑的治理很有经验,去了后发现,这些种植了六年的树竟似有十年树龄那般健壮,且果树挂果比例合理,好奇心不禁让我想和老板多多沟通,学习一些种植诀窍。我是在果园的工人家里见到老板的,他穿着长长的雨靴,衣着简朴,简直是一个农民的形象嘛!随后老板带我们去果园观察,指着一棵树说“这样子的树再挂十几年果都不成问题!”不过,果园还是有一些病虫害的,就像这个: 
我们发现,这里的果园除草不使用除草剂等药剂,而是进行人工除草,并且除草过程中会保留一部分杂草,我知道这样有利于果园的保水和小气候调节。这也是现代农业中最提倡的一种除草方式,既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更加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作为一个环境保护者,对果园的好感又提升了不少。 在这里我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如我发现有些枝条的挂果是比较多的,难道不用疏花疏果吗?我将这个疑问提了出来,老板说“山瑶脆柑”是不需要疏花蔬果,由于它落花落果比较严重,所以反而需想方设法保花保果,不然第二次生理落果后就几乎看不到果了。 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是远远不够的。我想,正是因为我们过去学习知识的过于笼统和理论化,才导致谈到栽培技术等具体问题时就像是一张白纸。看来以后有必要经常来这里和老板工人们学学了。” 一望无际的大果园
六一快到了,学生们给果园工人的小朋友们带了点礼物,希望小孩子一起吃点糖果,甜甜的生活吧~ 

学生们将用实际行动,回报大家对他们的支持
还有很多问题等着去探寻:果园的整个管理过程究竟是怎样的?人工除草的话留草一般是怎样的量呢?脆柑的每个枝条最佳挂果量是多少呢?如何协调每年的天气和农业管理的关系?等等。。。 一连串的问题,依旧让他们好奇,他们将在前进的路上继续探索。 更多关于大学生探寻山瑶脆柑的故事,将在“种植匠”微信公众号持续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