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海南澄迈县桥头镇美位村大量木瓜滞销,成片木瓜烂在地里。据当地某果园负责人介绍,按照往年的情况,这个时候木瓜销售应该已经达到70%,但现在只销出了30%还不到。但是,往年市场价在2块多一斤的木瓜,今年也才1 块左右,很多果园面临滞销困境。 “ ——“为什么不把木瓜都摘下来,而是烂在地里呢?” ——“不是我们不想摘,是实在卖不出去,摘下来还要耗费很多人力的成本,以我们现在的情况根本负担不起。” ” 
滞销果园中,其中有一个面积50多亩,年产量高达20万斤,共有5000左右株木瓜树,种植品种为“中白”。按照每株亏损100-200元计算,整片果园几乎要亏损50万元左右。 此次滞销事件引发了不少果农的对于来年是否继续种植木瓜的思考。 旧案 NEWS ﹀ 2015年春季木瓜两毛没人要 2015年3月,珠海最大木瓜产区出现滞销,木瓜收购价暴跌7成至3毛钱一斤仍无人问津。“现在气温升高,木瓜十几天不摘就要坏了,”有果农向记者发出求助。 “全部滞销,根本没什么人买,”果农刘先生称,他承包种植的这片木瓜地共15亩,至今已投入约7万元资金,光地租每亩每年就要3000元。但不知何故,去年11月之前收购价还在1元多一斤的木瓜近期价格暴跌,如今跌到了3毛钱一斤,还乏人问津。“2014年市道好的时候一个木瓜能卖五六块钱,”刘先生说。 最犯愁的是,不光价格低,连收购的人都不见了,持续升温,成熟的木瓜再不摘,不出十来天就会全部烂掉。 

丰收季瓜贱伤农 “我种了200亩木瓜,年初还可以卖到1.1元一斤,后来价格一路下跌,现在0.2元一斤都没有老板过来收购。这可怎么办?”2015年6月7日,海南昌江县200亩瓜农余志块所种木瓜求购无门。 余志块说,他种的木瓜品种是大青、中白,现在他每天采摘木瓜4万斤左右。种植木瓜投入100万左右,目前总共才卖了10万块钱不到。 行业 水果滞销,果农发愁 前段时间菜价一路飙升但仍供不应求,甚至有市民发出“菜比肉贵”的感慨。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期全国各地纷纷出现水果滞销的事件,低价出售仍是无人问津,这令诸多果农苦不堪言。 —全国苹果滞销,1.5斤卖不掉— 大连 每年这个时候,辽宁大连的苹果已经卖得差不多了,而今年,全市仍有20万吨苹果没卖出去,苹果价格一直跌到一块五、六毛钱左右,比往年跌了近一半,但市场货仍走不动。业内人士分析滞销原因是市场供需失衡。 
山东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山东烟台库存的苹果应该已出库一半以上,然而今年,烟台全市仍有360万吨的苹果卖不出,相当于2014年的整个库存量。苹果价格较往年跌过一半,果农纷纷赔钱甩卖,一斤不到2元,但仍无人问津…再卖不出,果农们一年的辛苦就要打水漂 
甘肃 甘肃静宁县是苹果最佳适生区,往年这里的苹果一上市就被疯抢,但今年治平乡杨店村农户手里还有10多万箱卖不出。一箱苹果成本40元左右,收购价已压低到30元左右一箱,一斤收购价2.5元到3.5元,但就算赔钱也滞销。 
安徽 安徽砀山县盛产苹果,质量顶好。而春节过后,苹果价格暴跌,八千多万斤苹果堆积成山,无人问津,这让收入全靠种植苹果的果农们心急如焚。 
河南 河南灵宝苹果滞销,农民的辛苦谁会懂得,一年的收入就靠苹果了 
陕西 大家都吃过苹果,但有多少人知道一个苹果背后农民们的辛苦劳作,冬季冒着刺骨的寒风修剪果树,捡修剪完的树枝,施肥,疏花,疏果,定果,套袋等等,今年礼泉红富士大量滞销,父母急的睡不着觉,老爸的烟一根接一根,脸上的愁容未曾散过。 
—宁陵6000余万公斤酥梨9毛/斤—往年同期宁陵县的窖藏酥梨都已销售九成以上而今年据统计截止到三月中旬石桥镇酥梨库存仍达近六万吨,仍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 果农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够及时。据了解,依照往年情况宁陵酥梨价格可达到3元,而今年宁陵酥梨价格普遍偏低,部分果农对价格预期过高,一直处在观望阶段,导致后期甚至低价出售仍鲜有人问津。 —华南多地甘蔗面临销售难题— 据了解,由于广西等甘蔗主要产地受复杂天气的影响,甘蔗的质量参差不齐,当地蔗农普遍下调甘蔗批发价低价贱卖,这也导致甘蔗市场价格低迷,从而给质优的江北甘蔗造成了巨大冲击。 云南省原阳县也面临与泸州江北镇相类似的问题,同样是量大、质优、口感好,但因为云南周围雨雪天气较为频繁,导致里面的甘蔗出不去,外面的客商进不来,再加上南周围省份的甘蔗供应量充足再加上价格较低,许多厂商选择在交通便捷价格优惠的广西等地进货。 —山药销售难— 二月初阳山县5000万斤淮山滞销令村民苦不堪言,近期,各地也纷纷出现山药出售难题。 丰产不丰收,对辛勤劳作一年的农民朋友来说最大的悲哀也莫过于此了。面对堆积如山的产品,却苦无销路。“卖吧,没有人收,就算是有人收购也是亏本出售。扔吧,又觉得可惜,毕竟是拿血汗换来的,如果扔了半年的努力又白费了,但不扔看着山药一点点的坏掉更是心痛。”这也代表了广大农资人的心声,由于苦无销路,云南文山的山药滞销近5000吨。 滞销年有为何今年特别多? 滞销问题年年有为何今年却显得尤为突出,甚至就连农业部都出台专门文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苹果电商销售月行动以解决苹果销售难题。农财君就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分析。 滞销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供大于需,就拿苹果来说,往年苹果销售较好,很多果农仿佛看到了商机就大量扩种甚至是改种苹果树,导致苹果市场趋于饱和,再加上一些果农种植经验不够丰富,销售管道狭窄,导致苹果刚成熟就面临销售难题。 当然还有许多不可抗拒的因素,由于南方近期降水量偏多,这就导致一些偏远的种植地区,里面的农产品出不去外面的收购商进不来,虽然有好的产品却买不上好价钱。改用三国时期杨修的话来说就是“卖之亏本,弃之痛心”。 另外,销售管道太过单一,很多农户都是等收购商上门收购,这种方式对农民朋友来说看似较为便捷,可以省去许多运输的麻烦。但一旦遇到收购商无法上门的问题,农民往往就显得较为被动。 滞销怎么办? 苹果滞销这一问题在近期显得尤为严重,虽不乏一些媒体夸大报导,但苹果销售难却是不争的事实。与甘蔗,山药滞销不同,苹果滞销几乎全国都有所波及,影响面积之大可以说远非其它作物可比。农财君不才,无法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只能为大家整理一些有效地案例,希望对滞销问题解决所帮助。 就苹果销售而言,全国各地都出现产品滞销问题,说明全国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虽经媒体报导后,许多电商和志愿者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但终究杯水车薪。于是许多地区纷纷向国外寻求产品销路。 据中国兰州网3月29日消息,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推荐,平凉市静宁县鑫龙果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与印度、缅甸、泰国3国签订“静宁红富士苹果”意向性订单5万吨,目前已经大批量走货600余万公斤,标志着“静宁苹果”正式进军国外水果市场。这不仅解决了该地区果农的燃眉之急还为该地区未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同样走出国门的还有陕西省苹果主产区延安洛川,3月22日,洛川苹果中印跨境电商签订了300万公斤的订单,而这笔订单为洛川圣嘉果业有限公司带来了183.6万美元的收入,还标志着洛川苹果开始打入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际大市场。 与苹果面临问题不同的是,像甘蔗、山药这些只是在部分区域销售比较困难难的农作物来说,在全国范围还是有很大销售市场的。就拿云南文山的山药来说,在本地销售无门但拿到其它地方却因较高的质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我国的经济以市场调节为主,而农民作为市场调节的最底端往往就显得比较被动。 由于知识面不够宽广,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够及时,在面临产品销售难题时常常会不知所措,所以这时政府和媒体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正确的引导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我国在农产品特别是经济型作物方面的政策还不够完善,这就会导致一旦农产品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就会给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当然作为农民来说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市场判断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由南方农村报记者黄帼蓉、实习生任亚航综合整理报道,信息来源于南方都市报、春丰华、海南日报、国际商报、大众网、财经新闻、兰州晚报、云南日报、河南日报等,如有侵权,请与后台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