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零关税、放开植物检疫限制——WTO背景下东盟香蕉产业新形态
2016-03-30   来源:丽水农批网  作者:smile   字体:【 】  浏览:61次   评论:0

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消费者对境外高质量水果的需求欲望,这为世界优质香蕉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会。中国对世贸农业方面的承诺都适用于香蕉贸易,如国内支持与出口补贴、关税减让、清除非关税壁垒等承诺。中国与全球经济将进一步接轨,全球香蕉跨国公司将通过其现代化的市场流通体系更加自由地在中国销售香蕉。

零关税和放开植物检疫限制推动东盟香蕉产业发展

目前中国香蕉年进口量在30-40万吨,进口香蕉90%以上是产自菲律宾、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少部分产自拉美地区(如厄瓜多尔)。自2004年,中国与东盟共同实施了“早期收获计划”,即从东盟老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进口的593种农产品(包括香蕉)的关税到2006年降低为零,东盟新四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则在2010年降低为零。“早期收获计划”是中国和东盟国家为加速取消关税,以实现2010年建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一目标迈出的第一步。作为互补,中国农产品也将以低成本进入东盟市场。实现零关税之后,东盟国家出口到中国的香蕉只剩下13%的增值税和相应的一些海关报关费用。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运行之后,中国对东盟国家放开了香蕉方面的植物检疫限制,以作为中国和东盟双边农产品协议的组成部分。这项协议清楚了东盟出口中国香蕉的直接障碍,是中国进一步向东盟开放了市场。东盟出口商(其实主要是美国的三大香蕉跨国公司,如金吉达、都乐、地盟公司)将更加直接地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中高端香蕉的消费需求。

总体来说,实现零关税和放开植物检疫限制后,东盟国家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例如菲律宾香蕉,将可以分享庞大的中国市场。另一方面,由于东盟国家普遍到中国的运输距离较近,因此自黄叶病在中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主产区先后蔓延开之后,蕉农纷纷把投资种植目标转移到了老挝、缅甸、越南等国家。

香蕉产业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发展趋势

东盟国家香蕉的出口对象主要是日本、韩国、中国以及中东地区,近几年,香蕉出口量均保持在200万吨以上。在东盟香蕉主要生产国家菲律宾撤销了对出口香蕉种植面积不得超过26250公顷的限制,该国出口香蕉种植面积以达5万公顷左右。由于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从事大规模香蕉生产的主要是国际上的三大香蕉公司(金吉达、都乐、地盟),因此这些国家的香蕉生产有着良好的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基础条件,为香蕉大规模出口打下了基础。再次,日本、韩国以及中东地区国家基本不产香蕉,因此东盟国家所出口的香蕉和进口国农产品不存在竞争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香蕉产业的科技革命也在悄然酝酿。一是香蕉品种的研发正在推进,良种化革命势在必行;二是香蕉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日渐成熟,全球香蕉质量正发生着质的变革;三是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运输、加工技术日臻完善,并将向全球迅速普及,有效提升全球香蕉生产的产业化水平;四是无公害、绿色香蕉的需求迅速增长,正悄然改变着世界香蕉消费格局;五是部分国家对进口香蕉农药残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引发全球香蕉生产农残质量标准质的革命。

本文部分摘自网络和由过建春、夏勇开等人编著的《中国香蕉产业经济问题研究》。

Tags:关税 WTO 东盟香 责任编辑:smil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国足都赢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 [下一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深入民心,..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