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微信群群员问:我的香蕉小苗叶片硬直并成束地长在一起,是什么原因? 
青岛力力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双版纳区域经理王海奇答:香蕉束顶病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新长出来的叶片一片比一片短而窄小,以致病株矮缩,叶片硬直并成束地长在一起。束顶病属于病毒病。近距离主要靠蚜虫传播,远距离则多是带病种苗传播。蕉园附近有种植茄果类蔬菜的或者套种蔬菜的,蚜虫较多,束顶病毒容易传播。这类苗期易发病在蕉苗免疫力差的情况下比较容易传播。
防治方法:
1、谨慎选择蕉苗;
2、种植后定期喷40%氧化乐果800-1000倍,50%劈蚜雾1500-2000倍或其他杀虫剂防治蚜虫,切断传播途径。苗期10-15天喷一次,成株每月喷一次;
3、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4、清除病株:先喷杀虫剂杀灭蚜虫,再用10ml左右草甘膦注射病株,病株死后挖除集中烧毁;
5、改种轮作,轮作水稻有利于减少病源。
香蕉微信群群员问:我的香蕉植株假茎内侧出现黑褐色坏死条纹,叶片出现黄色条纹,是什么原因? 
青岛力力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双版纳区域经理王海奇答:这是香蕉花叶心腐病的表现。当病害进一步发展时,心叶和假茎内部分组织出现水渍状病区,以后坏死变黑褐色腐烂。纵切假茎可见病区呈长条状坏死病斑,横切呈块状病斑。温暖干燥的气候有利于蚜虫繁殖,一般版纳地区4月干燥少雨,为发病期高峰,此时选择栽苗的基地需要注意。幼株比成株易感染,蕉园以及附近栽植茄瓜类作物蕉园发病较多,需要注意。
防治方法:
1、组培苗宜选6—8片的大龄苗定植;
2、及时铲除田间病株,就地斩碎、晒干,然后搬出园外烧毁。在挖除病株前后,可用下列药剂: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鱼藤酮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500—5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喷洒病株和病穴;
3、苗期要加强防虫防病工作,10—15天喷1次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杀蚜虫,同时加喷一些助长剂和防病毒剂(如0.1%硫酸锌液),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尤其是高温干旱季节。
香蕉微信群群员问:留苗之后砍母株时候,为什么还要留下一部分呢? 
西双版纳农化技术员吴仕川答:上一代蕉跟下一代苗根茎是相连的,所以下一代苗可以享用上一代蕉剩下的营养,母株的营养甚至可以抵得上蕉农施一次肥的营养,因此砍蕉留苗的时候,在不影响小苗正常正长和光合作用的前提下,可尽量把蕉茎留高一些。
香蕉微信群群员问:针对香蕉病害,不同的三唑类农药的使用技巧?
西双版纳农化技术员吴仕川答:三唑类杀菌剂,有广谱性、高效性、持效期长的特点,对香蕉叶斑病、黑星病、黑疫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丙环唑:主要用于防治香蕉叶斑病,多在发病初期施用。市面上的剂型主要是25%乳油,使用时要注意不能超过3000倍液,防止药害的发生。丙环唑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不要连续使用。丙环唑高温下不稳定,使用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8℃,贮存温度不得超过35℃;
2、戊唑醇:具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不仅具有杀菌活性,还可促进作物生长。主要用于防治香蕉叶斑病、和黑星病,一般与丙环唑和叶面肥混用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3、氟硅唑:渗透性强,是当前防治黑星病的特效药剂。由于其极易发生药害,所以在施用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其施用量。氟硅唑残效期较长,容易产生累积毒性,建议间隔期10天以上并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
4、苯醚甲环唑:叶面喷施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质量,可防治叶斑病、黑星病。安全间隔期应在7天以上。苯醚甲环唑不宜与铜制剂混用,否则会降低药效。施药应选早晚气温低、无风时进行;
5、氟环唑:具保护和治疗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内吸和残留活性。香蕉上主要防治叶斑病,它会使叶色更绿,保证光合作用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