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中国果桑产业发展异军突起,方兴未艾。“东桑西移”、“一带一路”等政策方针不断出台,促进了两广、江浙、四川、陕西、山东等地的蚕桑产业正从单一的种桑养蚕模式,向着经济效益更好的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方向转变。而以果桑采摘、保健食品和休闲旅游等为代表的多元化产业链正发展得如火如荼!一个蕴含着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千亿产业集群带正在孕育! 3月23日,广州花都宝桑园,“中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暨广东果桑旅游文化节”成功召开。 
会议邀请国家蚕桑产业体系科学家、果桑深加工典型企业、休闲旅游开发企业、果桑种植大户、科研院所、茧丝绸行业人士等共200余人,从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果桑产业发展现状、果桑观光旅游产业等方面进行探讨,共同为中国果桑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会议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蚕学会名誉理事长向仲怀,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廖森泰研究员,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肖更生研究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垂林,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陈南生共同宣布“首届广东果桑旅游文化节”启动。 在宝桑园主会场开始的同时,湛江、佛山、中山、江门、深圳、汕头等地多个分会场同步启动。 据了解,目前全国果桑种植面积接近80万亩。截止2015年广东果桑面积约为1万亩,果桑亩产鲜果量1.5-2.0吨,果制成系列产品产值万元以上,效益是传统茧丝生产的3倍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