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减少各种土传病害的发生。近年来,尤其在经作区,作物常年连茬,土传病害猖獗导致作物减产低质,已成为农户头疼的难题。生物刺激剂内含某些成分和(或)微生物的物质,当适用于作物或其根际周围时,能够促进作物的自然生理代谢,增强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利用,提升非生物胁迫抗性,提高品质和产量。 作物健康理疗,为什么要先从根部抓起?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郭坚华指出,一方面,植物最初的营养吸收和病害侵染都是从根部开始,根部健康才能有作物整株健康,也才能获得食品健康。另一方面,植物地上部条件(如光照强度和频率、风雨雷电、空气中各种成分)大多难以控制,根部条件相对比较容易控制。所以,作物健康从根部抓起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广义上分析,我国常见土传病害主要是由病原生物引起的土壤传染性病害,与土壤理化性状劣化、根系分泌物和残茬分解物等引起的自毒作用密切相关。 我国常见病原生物引起的土壤传染性病害(简称土传病害)包括真菌性的枯萎病、黄萎病、疫病、纹枯病、根腐病等,细菌性的青枯病、软腐病等,线虫引起的根结线虫病、胞囊线虫病等。 狭义上来说,我国常见土传病害主要成因包括三方面,一是种子、肥料或育苗基质带菌;二是连作造成病原物逐年积累;三是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过少。 生物刺激剂包括微生物活菌制剂和植物、微生物代谢产物等可以用于调理土壤环境、刺激作物生长的活性物质。生物刺激剂产品的上市和恰当方式的运用,将从根本上改良土壤,将土传病害控制在良好生产范围之内。 国内已推出生物刺激剂产品的企业超过50家,一些世界农化巨头,如巴斯夫、先正达、孟山都等也开始加入其中,推出相关产品。炙手可热的新宠儿在农资行业低迷的大背景下,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土壤健康调理步骤 1.土壤基础性质检测(pH值、EC值、有效N、P、K、活性C、总C、总有机质、碳氮比等9项)及多项元素及微生物检测(根据健康程度和成本控制要求进行选择,但基础9项是必检范围)。 2.根据土壤需要选择使用不同有效成分的有机肥或矿物肥作为基肥,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 3.播种、移栽两个环节注意选择防病、抗逆、促生效果较好的微生物菌剂。香蕉、柑橘生长过程中需要每年春季使用1-2次。注意不能与具杀菌作用的化学农药混合使用。 4.收获期再次检测土壤,验证当季土壤调理结果并制定下一季用肥、用药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