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邀请,1977年10月30日至11月27日参观美国主要柑橘产区加州、佛州和得州三个州34个单位和佛州大学、加州大学、研究单位16个,农场、公司、果园10个,包括加工厂6个,与100多位科学家、农场果园和加工厂负责人进行接触。 一、美国柑橘生产的特点 柑橘栽培历史400多年,大面积栽培仅100多年,直正大发展是最近几十年,即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历史两个阶段: 1)引路阶段(从东方传入阶段)原来美国无柑橘果树,首次柑橘到位达是1493年,哥伦布把柑橘带到海地岛,W(西经)71~74o,N(北纬)21~27o,到美国的时间约在1665年前后。首次引进是佛州东北靠大西洋的东海岸,即十七世纪前还无柑橘,十七世纪后美国才有柑橘。 2)商品柑橘的兴起阶段 在十九世纪(1821年)佛州。 a、实生栽培为主的初期商品阶段(1821~1886年)脐橙北引之前。 b、良种商品化生产阶段,即脐橙引进之后。但在1895年时,美国遭受大冻害,受到损失,使之良种区域化提出来。 c、良种区域化阶段(1895~1945)与美国加工业大发展相联系的加工业发展阶段。 现在看来,从速度看(从1957~1966年)十年,每年平均总产7724000吨,最近十年(1967~现在)每年平均产12310000吨,增29.3%。1975~1976年度,总面积7957000亩,其中结果面积7245000亩,总产柑橘1477万吨,占世界1/3。每亩平均4075斤。单产、产量、面积都居世界领先地位。 株行距:加州 脐 橙20英尺见方,间有22英尺见方。 伏令夏22英尺见方,间有28英尺见方。 柠 檬22英尺见方,间有30英尺见方。 葡萄柚24英尺见方,间有30英尺见方。 佛州 甜橙、橘类 25英尺见方。葡萄柚 30~35英尺见方。 
二、为什么美国柑桔能领先? 一、充分利用气温条件好的地区进行发展 商品生产集中四个州,佛州(佛罗里达州)、加州(加利福尼亚州)、得州(得克萨斯州)、桑州(亚利桑那州)。佛州65%,加州24.1%,得州和桑州5.1%。 
注:佛州土地13万平方公里,柑橘总面积517.4万亩,产甜橙,占贡世界总产量1/4。葡萄柚占世界总产量1/2。产地集中在半岛中部沙丘。 得州有南部一个县,桑州(尤马——菲尼克斯),加州在中加、北加、南加。中加脐橙、夏橙。柑橘气温下限12.5℃,在-3~5℃时,会出现不同程度冻害。 土质差,花很大代价改土。 1)品种规范化。 佛州主要加工品种,早、中熟。哈姆林橙、晚熟伏令夏橙、葡萄柚;加州主要鲜果销售,两大品种:脐橙、夏橙和柠檬;得州主要葡萄柚。 2)另外注意周年供应。 ①解决淡季的晚橙,甜橙总面积5368000亩,其中晚橙伏令夏2425000亩,占45.1%;②在栽培技术上采取措施调节供应期,留树贮藏。加州脐橙留树贮藏六个月,12~5月;③施肥技术控制氮量,喷2,4-D防落果。喷赤霉素3,防老化;④柠檬周年开花,周年收果。 3)生产上比较注意选种工作,做到优中选优。 特别注意不同成熟期选择,脐橙选出同夏橙熟期一样的品种。连续选种使品系不断更新的新生系。夏橙还选择出晚熟的9月份采收的品系。 
二、美国果园重视排灌和土地改良的基本建设 三个州的土质、降雨都不及我国。佛州的地下水位高,离地面1~2米,中部产区一片沙丘,6~7米都是沙丘,年雨量1320毫米,年分布942~2134毫米,最重要的每年11~4月是严重缺水。加州西南部典型沙漠地带,荒凉。沙漠区每年平均76毫米,沿海区250~500毫米。主要靠农田基本建设。种柑橘前先埋水平管、深耕,把6~7米深的粘土翻耕起来与沙混合,规划道路、搞好排灌。 三、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 a、施肥。 科学施肥,要获得丰产,要用11种元素:氮、磷、钾、镁、铜、锰、锌、硼、铁、钼、钙。但要根据树体的营养状况来定使用期、使用量,不需要年年都用。大约每四年补充一次磷,氮、钾用量则是按元素计,每亩氮素30~50斤,钾20~35斤。 佛州土壤PH5,每年大量石灰,调节到PH6,每亩地要调节PH6,要300~600斤石灰。 普遍推广叶片分析法来进行施肥。每年分析一次叶片氮,每5年一次分析磷、钾、镁、钙含量。 加州赛得:叶片含氮(干物质)2.4~2.6%,磷0.12~0.6%,钾0.7~1.09%,钙3.0~5.5%,镁0.26~0.6%。低于这个指标要施肥。 葡萄柚氮2.02%,磷0.96%,钾0.99%,达到这个标准,可不施肥能增产。 有机肥靠杂草和修剪的枝叶。 b、灌溉。 加州的19400多亩的合作农场,每亩水利投资33美元,共64万美元,安装150套抽水灌溉设备,每套200加伦/小时,实现灌溉化栽培,灌溉作为增产措施。 佛州14天一次、加州5天一次灌水。水分根据测定来灌水,有的是湖水、地下水、运河水灌溉。 灌溉形式:喷灌,大多数果园用(高喷头的、低喷头的);漫灌;滴灌。 高喷头,高4~5米,范围15~20米,雾点水;低喷头的喷2~3株树。 c、冻害。 美国所有柑橘产区都有冻害。卫星预报天气准确,可报3~5天的气温。 防寒措施:1)幼树树干包扎防寒;2)加热器防寒,2.3~4.6公斤/小时,耗油量一般,可提果园气温5~8℃。3)风力机 高12米,40英尺高度若40F并度,低层26~28F度,鼓风后,能把10英尺26~28F度提高到31~32F度,即0℃。一个风力机能保护60亩果园。 
四、注意加强病虫害防治和检疫 1)检疫。 进口的接穗、苗木都要经过联邦政府的检疫,材料放在检疫中心。 用3600万美元的代价,消灭从日本引进的溃疡病。 2)培育无病苗木。 1958年在加州大学建立以无病为主要内容的柑橘无病方案。为了获得无病树,到生产地逐株调查进行初选登记,并把接穗取回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指示植物鉴定,无病后再取接穗到无病苗圃嫁接观察。 苗木由种苗公司繁育,不在生产单位。推广品种要由国家批准,要注册。 无病中心有221人,负责母树选定,无病鉴定、无病繁育等项工作。每年有25万苗出圃。 3)及时防治主要害虫。 加州以鲜果为主,佛州较差,喷药3~4次。 生物防治在搞,找到紫蚧、血蚧、褐圆蚧的寄生蜂。 五、实现生产机械化 除了收果用人工外,其他都机械化。果剪不一样,梯子不一样,铝制的轻便,果袋不一样,修剪机械化。运输、喷药机械化,36000亩果园850亩一个人。年40~50个人管理。 六、鼓励发展和配套生产 1969年前采取免税,5~7年未投产果园可免税。因此1961~1962年春,冻害680万吨,下降到380万吨时,仅用三年时间很快就恢复起来。佛州有15000个栽培者(生产单位)从产品分配到贮藏,甚至机械制造都进行配套。 加工业发达。 七、有规模宏大的科研究队伍 机构健全、队伍宏大、设备先进、经费充足。田间劳动的人看不到多少,科研的人看到倒很多。美国农业部有农业研究署(联邦政府支持7~8亿美元,等于工业研究费)。设四个研究区,各区有研究中心、研究所和试验站。 柑橘方面农业部都有直属单位,佛州有柑橘园艺试验场。农部有四个柑橘研究机构,大学有柑橘研究中心,各州有研究中心,而且很像样。公司也有研究机构,得州柑橘只有我们四川的一半,研究机构就达9个之多,经费179万美元, 佛州研究中心200多名人员,60多位科学家,每年经费300多万美元。 从设备看,比较大的科研部门,都有实验室,设备不断更新。电子计算机在大大小小的单位普遍使用,担负多种多样的测定和分析、贮存等多项工作。 在灌溉中也使用电子计算机。 遥感技术应用普遍。 基础性研究比较细、深入。 相当重视世界各地柑橘资源的收集和研究,共有12个地方保存柑橘资源,收集芸香科柑橘亚科大部分材料(亚洲、澳洲、非洲)有2000多类型。加州大学中心保存1300类型。从研究中心保存的材料有的达三代人。 互相的学科互相渗透。 文章整理自南方农村报特聘农科专家、杨村华侨柑桔场柑桔研究所原所长蔡明段研究员的笔记。为中国柑桔研究所老所长叶荫民研究员的赴美柑桔团考察报告内容,1978年4月20日做的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