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亩马铃薯都让它烂在地里,就当作是失收了。” 惠东县铁涌镇大岭背村马铃薯种植户杨伟无奈的说。在惠东县,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连日来的寒潮加暴雨天气,让本该迎来丰收过个肥年的惠东马铃薯种植户,一个个面临着减产失收并且欠下巨款的窘境。 惠东马铃薯在膨大期碰上低温多雨,很大程度的限制了薯块的发育。即便是雨过天晴,保不住苗,薯块停止生长,种植户也只能被迫接受抢收的命运。据了解,现在抢收的马铃薯,大多只有1-2两,个头较小,最高只能卖到0.2-0.3元/斤,如此低价也少人问津。 低温多雨薯块小 销售困难 “薯太小,挖出来还未必有人要,连工钱都亏了。”人工成本比销售价还高,杨伟只好选择让马铃薯烂在地里。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马铃薯从播种到收获,至少需要3000元成本,“买种薯、肥料、农药、人工等等,都需要用钱。”受灾后的马铃薯产量从原来的6000斤,减到1000斤,有的甚至只有500-600斤,且七成以上是1-2两的小薯。若能全部出售,每亩只能收回不到500元,远不足成本价,因此不少种植户选择放弃。“明年还是一样要种,不种也不知道靠什么生活。”杨伟无奈的说。 小户愁出路,大户忙销货。惠东县铁涌镇溪美村方石东种有100多亩马铃薯,在重阳节前后种下的有近20亩,因较早种植,抢收的单个薯块能达到半斤,“每亩也只能收到2000斤左右,损失还是很惨重,但能收回一点是一点。”尽管减量减产,庆幸的是,方石东依托常信农民合作社,常年有固定的客商上门收购,“前几天上海的才过来拿货。” 广东九华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有四万多亩的马铃薯基地,目前也正在陆续出货中,董事长胡成来透露,目前已出货300多吨,“连日来下雨,不利于农户抢收,被水泡久了,容易烂薯,时间越长价格只会越来越不好。” 受冻泡水不耐贮藏 制约出口 广东冬种马铃薯有两大优势,一是冬季收获,与北方错峰上市卖的好价;二是商品率高,马铃薯品质好,临近东南亚方便出口。据了解,广东冬种马铃薯出口率占到了30%,惠东也有不少大型马铃薯公司或合作社是以出口为主,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其中向新马两国出口的马铃薯单个重量在1.5-3两左右,泰国的多为半斤到八两。 惠东县兴胜农贸有限公司钟沛如介绍,受寒潮和多雨天气影响,今年的出口量将剧减,“马铃薯受冻,被水泡过,易脱皮,烂薯,不耐储存,不便运输,不敢出口。”据钟沛如介绍,出口的马铃薯到马来西亚海关会开箱验货,发现有烂薯会退货,他认为这个时间点若贸然出口,只会得不偿失。目前,该公司收购回来的马铃薯多销往广东省内市场,如东莞、广州、深圳等地。 往年到这个季节,有不少客商来前来收购马铃薯出口,如今客商来到惠东,看到连日阴雨的天气和长期泡水的马铃薯地,都不敢要,“从这里通过船运到东南亚要将近一个月,薯都烂掉了。”方石东表示,受灾后的马铃薯不好储存,必须在短时间内销售并吃掉,不宜再往国外销售。 政府补贴鼓励收购 拉动销售 惠东受灾马铃薯陷入销售困局,内销出口两难,当地政府为帮助农户已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农户抢收和企业收购马铃薯。据胡成来介绍,近期收购大户每收购1吨受灾马铃薯,政府将补贴100元。据悉,政府还将向农户每亩补贴100元种子费。而之前曾购买50元/亩·造马铃薯保险的,因灾受损最高可以获得1000元/亩·造的保险赔偿,但是具体要视生长阶段及受灾程度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