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像这些,我们一般不要见水。见了水,顾客买回去放不住,再一个就是黄叶、烂叶要清理干净。说话的人就是吴保继。早上8点30分,他来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一家农产品直营超市,对店内员工进行服务和销售方面的指导。现在,他已经算是成功人士,但他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借助政府之力发展农业种植
陕西省汉中汉台区汉王镇白庙村的高级职业农民吴保继在外打工,在2000年得知政府积极扶植农业发展,让他看到了农业的巨大前景。于是,他辞掉工作,回到老家发展果树种植。
吴保继:当时也是因为政策好,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正好村上有一块480亩的荒山,我就回家承包下来了,种果树。

枣树种植失败改种柑橘 通过前期的考察,吴保继决定在自家山上种植冬枣树。可是,由于缺乏种植经验,480亩枣树被周边的松柏树传染了一种毁灭性病害“枣疯病”,五年心血付之东流。 吴保继:从05年春天05年冬天,基本那480亩冬枣树上全死完了。05年那一年我损失了15万元。 吴保继痛定思痛,对农业抱有坚定信念的吴保继并没有被困难打倒。经过细致的考察,吴保继发现柑桔不仅适应当地气候环境,而且市场前景广阔。2006年,吴保继重新承包68亩山地,开始种植柑桔。 
柑橘种植遭受重创 吴保继:我那时候想,我在哪跌倒的,我就要在哪爬起来。就只有这一个概念。然后06年开始发展柑桔,最终把项目给选对了。 选对了项目,却无法掌控市场的变化。2008年底,一则“蛆虫柑桔”的手机短信很快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让原本红火的柑桔市场遭受重创,销售处于全面停滞状态,这对吴保继来说,近乎是毁灭性打击。 吴保继:2008年我的价格是卖到5、6毛钱一斤,到09年变成5分钱。之前好多人都放弃了,但我还是坚持没有放弃。我那时候很着急,我都不在汉中卖了,我自己叫车把桔子拉到西安去卖,自己去闯市场,最终把我的桔子卖完了。 
从种植到营销 事业慢慢步入正轨 经历过两次事业低谷,但吴保继对发展家乡生态农业,却一直信心满满。他认为认为农业有前途,潜力大,而且从事农业这块永远不会被社会淘汰。 吴保继:作为一个创业者,首先必须是实干,接下来必须是诚信。实干了才会有产品,但诚信了才能经营下去,才能增加自己的人气,包括产品的销路,还有一些业务。 凭借这份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踏实肯干的毅力,吴保继的事业慢慢步入正轨。2011年,吴保继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成立了林果专业合作社;2014年,吴保继还被评为全市首批“高级职业农民”称号;2015年7月,吴保继牵头在全市率先发起了农业专业合作联合社,下辖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涉农公司、5个蔬果超市、2家电商;2015年10月,吴保继投资30万元建成汉台区首家农产品直营超市。 
从最初单纯的种植业,到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直营超市,吴保继的绿色产业已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这条路他走了15年的时间。这15年,吴保继创业奋斗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感悟。 小编总结吴保继的成功: ①:实干、诚信是职业农民必须具备的素质。不管做哪一行,诚信实干与个人成功分不开。 ②:认真钻研技术,不断学习,吴保继学着去发现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值得大家学习。 ③:吴保继身上那股子不会磨灭的务农热情。接连遭受挫折之后仍能信心满满。 ④:目光长远。吴保继最终挣了大钱,能为了更大的理想放弃眼前的小利益。 比如说,为了创品牌,一开始赔本赚吆喝;为了扩大规模,一开始把自己的致富经验无偿传授给乡亲。希望给我们提问的朋友和更多有志成为职业农民的朋友,把吴保继当做榜样,成就自己的职业农民创业致富路。
实习编辑:翟玉宁 责任编辑:张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