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贵州安顺洗鸭河村,山间的野蜂自由飞舞,一条弯弯曲曲的清澈小河绕村而过。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养蜂小伙马腾,去年回乡办起了属于自已的养蜂场,酿造甜蜜生活。 
今年30余岁的马腾是洗鸭河村人,在贵州一家建筑公司做工多年,因踏实能干,两年前还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每月薪金近万元。但就在去年3月,马腾辞去了高薪工作,回家当起了“蜜蜂哥”。 
马腾觉得,洗鸭河一带生态植被较好,花草较多,在春季花开季节,更是野花飘香,很适宜养蜂,而且酿造出的蜂蜜质量一定差不了。 养蜜蜂看似简单,做好却没那么容易。马腾为了学好专业技术,还专门拜师学艺,很快掌握了基本养蜂要领。之后,马腾开始琢磨怎么能提高自己蜂蜜的质量。为保证蜂蜜干净卫生,马腾对蜂箱进行了改制,在蜂箱里面装上多个便于取出的蜂杯架供蜜蜂筑巢酿蜜。“不少养蜂人在蜂箱木缝处抹上牛粪,便于保温和避风。”马腾说,如果蜂杯架设计不好,牛粪就很容易混入蜂蜜中,很不卫生。 
习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马腾就在家乡的绿水青山之中发现致富商机。家乡环境好,空气好,花也好,在这儿养蜂酿蜜正好可以吸取大自然的精华。现在,城里人都讲究吃的健康,在这样的环境下酿造出的蜂蜜品质肯定没得说,价钱自然差不了。 马腾回家养蜂源于一个梦想,他想把养蜂业做大,把自己的蜂蜜打入旅游商品市场,为游客提供优质蜂蜜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实惠。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当地全域旅游的格局逐渐形成。马腾相信,未来在旅游商品上做文章必然大有作为。正因为这样,马腾一开始养蜂就对蜂杯架的便捷卫生度要求那么高。从最初的30箱蜜蜂发展到现在的100多箱蜜蜂,如今他的蜂蜜可以实现,让游客看着从蜂箱中取出蜂杯,然后用打糖机现场打蜜糖。这样既能让游客感受到制作蜜糖的过程,又能让游客买到原汁原味的纯正蜜糖。 
正是有了养蜂与旅游相结合的预设,马腾的养蜂事业从一开始就比同村养蜂人做得更有特色。植根于便捷、卫生的取装方式,马腾的养蜂事业能更好地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不少游客专门到马腾的养殖基地来体验自己取蜂杯打蜜糖的过程。如今单就靠这一项,马腾的蜂蜜就比别的养蜂人多卖还几倍的价钱。小编点睛:马腾的较真,特别是在养蜂酿蜜的基础设施上的严格要求,其实是早有设计的。他从一开始养蜂,就已经想好了要跟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这个思路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很多朋友做农业项目,一开始就是单纯地做农业生产,做着做着才发现,还能吸引游客,于是再发展农家乐。可这才发现,原来的设施很难满足游客的需要,再改造升级,就会造成资金上的浪费。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有预先的设计,把这些基础设施的建造工作做前面,那就能快人一步。一个思维的小改变,带来的可是致富路上的大不同。 实习编辑:杜文清 责任编辑:张 程 **¥¥** 找到我们: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 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