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不怕输、输得起,现在是试错成本最低的时候,即使失败了还有机会从头再来。” 青年是各类创业主体中最具活力的群体,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 青年创业实际现状如何,前景是否乐观,还面临哪些困难与诉求? 
最近,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发布了《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调查范围覆盖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7省20市,在4000余份调查问卷数据基础上,结合相关调研访问,对当前我国青年创业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我们共同了解一下。 创业人才情况创业吸纳就业势头总体向好 从团队规模来看,由于青年创业多处于初创期,10人以下占到了80.7%,平均每个创业项目吸纳就业约8.4人。 从成立时间来看,总体上人员数量随着创业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成立10年以上的项目平均带动就业13.6人; 从创业前身份来看,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留学归国人员以及在职人员创业带动就业数量较多; 从注册类型来看,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带动就业人数较多。 从创业项目中人员变化的情况来看,人员比较稳定的占60.7%,人员呈增长趋势的占12.3%,人员数量呈下降趋势的仅占2.0%。 从不同成立时间和人员规模的项目来看,数量比较稳定的比重都在75%左右,且增长比重高于下降比重,表明创业吸纳就业的势头总体向好。不过,专业人才和核心技术的匮乏也是不少创业者共同面临的难题。 调查显示,超四成创业者认为当前人员不能满足或不确定是否满足发展的需要,主要是缺少市场营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从创业企业的技术方面来看,仅37.4%的创业者认为具有核心技术。 
创业实际经营状况创业高风险,四成盈利较好 从创业一年以上项目客户数量的变化情况来看,51.1%的创业企业或项目的客户都较上年实现了增长。45.7%的创业项目的产值或营业收入同比处于增长态势。 从实际盈利情况来看,44.5%的创业项目目前处于赢利状态,42.1%的项目盈亏平衡,另外还有13.4%的项目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总体盈利状况更好,盈利的比重接近50%。 从成立时间来看,盈利比重最高的是成立5~10年的企业或项目(52.2%),而成立1年以下的盈利比重最低(38.7%)、亏损比重最高(17.8%)。 从事互联网领域创业的李华宾坦言:“目前创业者素质参差不齐,许多项目是为了获得政策扶持而建成的,浪费社会创业资源,存在恶意竞争现象。” 
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调查对象选择比较乐观和非常乐观的比重占到了64.3%。其中留学归国人员、在校学生对于未来发展的乐观程度更高,而农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初高中及中专应届毕业生的乐观程度相对较低。而对于创业失败,青年创业者们也有着不同的打算,65.0%的创业者都选择了再次创业,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 
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因素 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创业成功与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报告对1606名青年创业者的2390项政策服务诉求进行归纳整理,青年创业者诉求涉及政策、服务、资金、培训、环境等多个方面。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表示,优秀的项目、充足的资金、有效的经营管理,再加上创业者自身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是支持创业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会创业失败呢?
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64.2%的人认为缺乏足够的资金是创业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很多人不愿意去贷款或融资,反映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保守的心态。” 青年创业的领域比较集中,同质化创业造成同行竞争过度。如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电商、计算机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创业,青年农民更愿意从事自己比较熟悉的种植养殖业。 雇工困难或劳动力成本过高“创业过程中对相关政策不了解,也找不到渠道了解,想办农业合作社却不知去哪里咨询。希望村干部能在扶持农民回乡创业方面有所作为,向农民宣传当地政策,帮农民创业者办理各种证明,以更好地发展当地经济。”33岁的绿康珍禽养殖场负责人陶小松说。
|